因此,国际能源价格更可能以一种螺旋式、阶段上升的节奏上涨,也就是“走走停停”式,如国际油价在80美元、90美元、110美元等重要心理关口附近都将出现长时间的盘整,类似去年上半年那种狂飙突进式的暴涨恐怕不容易出现,但也绝不可掉以轻心。
对于中国而言,这一轮全球经济衰退固然对出口带来了一定压力,但在能源方面机遇的成份似乎更多。过去一年内,能源价格的大幅回落不仅为中国节约了大量进口成本,更重要的是,中国也充分抓住了这种机遇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如“贷款换石油”计划和一系列的海外油气并购项目,努力实现了进口来源的多元化目标。
而进入全球经济复苏阶段后,中国更应未雨绸缪,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国际影响力,与世界各国、特别是能源大国之间开展卓有成效的能源开发和技术合作。根据合作对象类型不同,可将这种互动关系划分为两类:
一是发展与能源生产大国的关系,目标是拓宽能源进口渠道,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例如,在俄罗斯总理普京上周访华期间,中俄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将出资收购俄罗斯松塔儿石油天然气公司51%股权,从而取得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两块储量达600亿立方米天然气田的勘探开采权。此外,中国与澳大利亚、伊朗等的能源合作也正在稳步推进,但其中的风险和变数也绝不能低估,特别是随着经济复苏阶段全球能源需求和能源价格回升,相关生产国的心态也将发生微妙变化,双边能源合作的路程将会变得更为曲折。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合作双方意识到,彼此的长期利益更值得珍视和关切。
二是发展与能源消费大国在节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方面的合作。中国对于能源的依赖将是长期的,并且这种依赖性正在不断加深。全球经济复苏后,也就意味着发达国家有机会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上来。特别是美国,奥巴马上台前就已提出要推动新能源和绿色经济,只不过在危机阶段,美国的财力主要被用于救助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和刺激经济。在接下来的复苏阶段,中美之间可通过“战略与经济对话”(S&ED)这一框架以及《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等已有成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能源、环境技术合作。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