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中国的LED技术的应用基本上与国际同步,但是中国产业化的LED发展则相较于国际的LED产业发展慢,但进入2000以来,中国的LED产业发展迅猛,截至2009年,中国共有3,000余家各类LED生产企业(其中,LED产业上游的外延片及芯片生产商25家,LED封装企业约600家,应用型生产加工企业约2500家),年总产值达1260亿元(2010年数据),其中外延片及芯片产值约40亿元,LED封装产值约270亿元,LED应用约950亿元,基本上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及北方地区四大产业集群,其中珠三角的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35%,长三角占40%,闽三角占8%,北方地区占5%。
从产业链来看,上游及中游行业更具投资价值。可关注处于LED产业上游的三安光电及乾照光电。
LED行业分为上游的外延片、衬底和芯片,中游的封装以及下游的照明和背光源。其中核心技术是上游的高亮度LED的外延片和芯片制造技术,而该领域国内企业与日本等国的技术有较大差距。而中游的封装行业是国内企业大力发展的方向。封装曾被戏称为“中国LED行业的咽喉”。
在整个LED产业中,上游的外延片及芯片制造商赚取了整个产业链上的70%的利润,中游的LED封装则赚取了约20%的利润,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简单的终端照明应用型生产加工企业则只有10%的利润。而目前中国的LED产业中,却恰恰是上中下游宽底基的“扁三角”,对于中游尚有一定技术门槛的LED封装企业而言,日在还算“自在”,但是对于处于下游的应用型的生产加工型企业,却只能在产品应用终端上陷入无奈的“价格战”。
国内企业没有技术优势,但在LED封装领域占据一定的竞争优势。
从目前中国的LED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目前中国的LED产业在LED芯片等关键零部件及其核心技术的发展方面,相对于全球LED产业巨头而言,并没有优势。目前世界范围内的LED上游的外延片及芯片的设计、技术、产能等基本上是由日本、欧美及台湾来主导。2010年日本LED芯片销售额约33亿美元,占全球LED销售额约45%的市场份额,台湾约30%,欧美约20%。中国2010年的外延片及芯片产值总计约40亿元人民币,但国产化率仅有约49%,中国的LED产值仅占全球LED外延片及芯片市场的约8%不到。
但中国在LED封装领域以其低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则占据着相当的优势。
据统计,目前中国是全球LED封装大国,占全球80%的LED封装产能。
政策推动节能减排,撬动LED 照明应用市场,有利于行业中长期发展。第四季度有关半导体照明的多项引导政策有望陆续出台。据悉,财政部正会同发改委等主管部门,计划对半导体照明产品进行补贴,预计四季度推出。此外,科技部有关“十城万盏”落实措施的指导意见也有望于第四季度发布。
据国家发改委人士预测,“十二五”期间,LED 产业有望实现翻两番的目标。至2015年末中国的LED照明渗透率达20%。而业内普遍估计则更为乐观,预计到2015 年,中国户外LED 照明渗透率达60%—80%,室内商用LED照明渗透率达25%—30%,室内家居LED 照明渗透率约5%~10%,中国市场LED 照明整体渗透率将达到、甚至超过20%。
随着LED产品逐渐进入绿色照明,下游LED照明市场的爆发将带动LED蓝宝石衬底的大量需求,东晶电、水晶光电等蓝宝石衬底生产企业将受益明显。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