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为什么要在广东、广西试点?
答: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涉及面广,对相关行业和居民生活影响较大。为稳妥起见,推进价格改革将采取整体设计、分步到位,先试点后推广的渐进式方式。
选择广东、广西进行试点,主要考虑这两个地方是新兴的天然气市场,目前没有国产陆上管道天然气供应,气源更加接近国际市场。而且按照新机制测算,两省(区)最高门站价格分别为每千立方米2740元和2570元,虽然高于目前广东进口的澳大利亚天然气价格,但较大幅度低于其他气源价格,价格具有比较优 势,总体上不会增加用户负担。
五、广东、广西的门站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答:确定试点地区的门站价格,分三个步骤:
首先,选择计价基准点。综合考虑我国天然气市场资源流向、消费和管道分布现状,选取上海市场(中心市场)作为计价基准点。
其次,计算中心市场门站价格。以市场形成价格的进口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LPG)作为可替代能源品种,并按照60%和40%权重加权计算等热值的可 替代能源价格。然后,按照0.9的折价系数,即把中心市场门站价格确定为等热值可替代能源价格的90%。这样做有利于保持天然气的价格优势,鼓励用户合理 使用天然气。
第三,确定广东、广西门站价格。以中心市场门站价格为基础,根据天然气主体流向和管输费用,并兼顾广东、广西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两省(区)门站价格。
六、为什么选择上海市场作为计价基准点?
答:“市场净回值”的定价方法,核心是要反映市场需求的约束作用。根据国际经验,一般把天然气集散地或主销区作为计价基准点。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长三角、京津唐、西南、珠三角等多个天然气消费中心,其中长三角地区多管道、多气源汇集的特点最为明显,上海尤为典型。从供应 结构看,上海既是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川气东送等重要管道天然气的交汇中心,又接收东海气,还大量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从需求方面看,上海是全国重 要的天然气消费市场。因此,选择上海市场作为计算门站价格的计价基准点是合理的。
七、这次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对居民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在广东、广西进行试点,总体上不会增加居民用气负担。同时,为了进一步减少改革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国家还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省内管网和配 气环节价格的监管。严格控制省内天然气管网加价,引导天然气直供,减少中间环节,减轻用气企业和居民负担。二是鼓励地方积极探索阶梯气价政策,研究对低收 入居民实行相对较低价格,保障基本生活需要。三是要求各地逐步完善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等各项保障制度。
八、改革什么时候向全国推广?在试点期间,其他省份的天然气价格如何管理?
答:我们将认真总结广东、广西两省(区)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经验,评估改革措施对各方面的影响,取得经验后向全国推广。其他未实施新机制的省份,要通过分步调整天然气价格,疏导价格矛盾,使天然气价格水平逐步接近与可替代能源合理比价关系。考虑到试点地区用户对新机制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在这一改革未在全国推广前,两省(区)的门站价格按照新机制确定后,价格水平将保持基本稳定。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