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哪里要建垃圾焚烧厂,哪里就一片反对抗议之声。北京的六里屯和阿苏卫,广东番禺,江苏吴江,在当地居民的抗议下,几个项目已经缓建。
有网友提议,垃圾先分类,减量后处理,这样就可少建焚烧厂。不过,据《南方日报》报道,广州的垃圾分类实际上已试行一年,却是“雷声大,雨点小”,见效甚微。例如,一个试点街道2011年以来开展了两次宣传活动,但社区内竟连一个分类垃圾桶都没有。
暨南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胡刚表示,“不知道6个垃圾焚化厂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分类后垃圾量肯定会减少,是否还需要这么多垃圾焚烧厂,形成垃圾焚烧厂围城。”
广州公布的几个新建垃圾焚烧项目选址多位于新城区或郊区,天河、越秀、荔湾、海珠几个传统中心城区并未有规划项目。
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主任陶光远则表示,2011年,他曾陪北京市某代表团考察德国一个垃圾焚烧厂,该厂位于市区,距市中心只有2公里多,离最近的居民楼只有200多米,环保要求非常严格,其燃烧废气的有害气体排放量平均仅为德国规定上限标准(比西方普遍采用的欧盟标准更加严格)的1/10。由于垃圾焚烧厂位于市区,不仅垃圾的运输距离短,所产生的热力输送的距离也短。
为何广州的垃圾焚烧项目不能建在中心城区?“市区哪里还有地方?”广州市城管委公共关系处工作人员反问道。记者表示,至少天河区还有大片未开发的空地。该名工作人员又称,选址要等待规划局安排。
对于公众所恐惧的二恶英,广州城管委主管李坑焚烧厂的李晖曾对媒体表示,“目前李坑焚烧厂产生的二噁英大概在0.02—0.04纳克/立方米,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0.1纳克/立方米,在安全标准之内”。
然而,记者曾披露了一份刊登于国外知名化学杂志的中科院完成的报告。这份报告对中国19个市政生活垃圾焚烧炉的二恶英排放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有3个样本没达到国家标准,只有6个样本达到欧盟标准。
一名熟悉行业的网友“Huang Hongdou”表示,国内也能学德国的技术,目前国内垃圾焚烧厂采用的技术方案,大都是国外的。“污染的解决是成本问题”他称。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