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政府财政计划。环资委主任何学明透露发改委80亿采购计划之后,发改委再传风声,将安排400亿元人民币的LED照明采购资金;
四、政府采购招标。3月20号,发改委联合110家LED企业在北京举行政府采购招标会。而面对不知深浅的LED行业,在没有行业标准的前提下,招标会上惊现“神价论”。
针对招标会上惊现的让人大点眼睛而离谱价格的玄虚,很多业内人士展开了想像:是当前LED行业的利空润空间太大还是很多企业在面多政府的扶持得意忘了形?
LEDinside认为,政府扶持政策市行业发展的催化剂,但并非多多益善。LED行业的发展不能过多寄望于政府支持,没有免疫能力的行业一旦失去庇护后果很难想像。
关键字三:专利事件
前段时间美国“337”事件让中国不少LED企业恐慌。“337”是中国LED企业专利匮乏表现出捉襟见肘的缩影。
LEDinside分析,大陆真正以LED企业身份上市的:只有洲明科技、瑞丰、鸿利和奥拓电子等公司,但是这几家上市的LED企业目前拥有的LED专利数量(不到1000件),不如全球5大LED巨头欧司朗一家的多(约8000件)。
中国企业应该如何加强LED专利研发,如何在国际LED巨头专利交织网中寻找到突破口是当前众多LED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LEDinside认为,相比大陆冷清市场,LED照明北美市场与欧洲市场以及日韩市场均表现出一片繁荣。中国LED出口型企业虽然不少,但是却很难捕捉到北美以及欧洲大单,主要原因还是技术与专利问题。
关键字四:行业标准
2012年Q1尾声,LED行业标准被推倒了行业的风尖浪口。尽管各地方行业标准频频出台,但是LED行业需要的是全域性的标准,地方标准说了不算!
面对各地纷纷出台的行业标准,业内人士提出质疑,这些行业标准的依据是什么?是否存在满足自己否定别人的可能?
洲明科技显示幕事业部行销总监刘家序表示,行业的标准是LED行业当务之急的事项,没有相关的行业标注,行业的乱象既没有办法控制,也会威胁到民众的生命安全。
业内人士认为,LED行业标准不能是地方形成的所谓标准说了算,而是要有科学依据并得到证实之后方可形成行业标准,可以供整个行业参考对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