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制造商重要争夺地
2011年的大地震给日本造成了严重影响,其核电发展受到民众广泛质疑。这无疑给了光伏行业一次大发展的契机,日本光伏市场持续走高,2011年底超过1GW大关,进口组件所占市场份额也大幅上涨,占到了2011年组件总供应的20%。2012年7月1日,日本将正式实施整体上网电价补贴法案,将向所有的光伏电力提供补贴,并允许规模在500kW以上的项目使用者和发电商申请。
正是看中日本市场的增长潜力,各大光伏组件制造商纷纷进驻日本。目前,已有包括尚德、英利绿色能源、晶澳太阳能、保威新能源、海润光伏、超日太阳等企业,通过收购日本当地企业或成立办事处等方式进驻日本。
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扩展
在欧洲市场不断萎缩之际,我国力图对国内太阳能项目扩张进行长期支持,以减少国内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缓解国内光伏企业的生存压力。
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程”对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的补助标准为5.5元/瓦,总规模高达1709兆瓦,是2011年该项目总规模的3倍。
长期来看,新能源产业仍然是我国未来战略投资的方向。刚出炉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太阳能电池装机总量达到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多晶硅领先企业产能达到5万吨,骨干企业达到万吨;太阳能电池领先企业达到5GW产能,骨干企业达到GW水平;形成1家年销售过千亿元的光伏企业,3-5家年收入过500亿的光伏企业。
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预计,2012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将达3GW-5GW,2016年新增年装机量将增长至4.5GW-10GW,而累积光伏装机总量将达到39.1GW。
在亚洲其他地区,光伏市场也十分广阔。如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快速增长经济体,印度光伏市场在这两年间呈现爆发式增长,在“尼赫鲁国家太阳能光伏计划”(JNNSM)的推动下,截至2012年3月,印度国内光伏并网电力将近1000兆瓦,而两年前还不到40兆瓦。该计划2017年的目标是光伏并网电力达4000-10000兆瓦。东南亚部分国家也在积极备战光伏产业。
EPIA指出,欧洲已经主导全球光伏市场很多年,但是世界其他地区显然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将超越欧洲。去年,欧洲市场的萎缩已经让众多光伏企业进入了严冬,光伏企业破产的消息也断传来,IMS Research的数据表明,2012年一季度硅片的平均价格已经从一年前的1美元/瓦下跌至0.30美元/瓦。
在欧洲国家深陷债务泥潭,光伏市场起伏不定之时,市场广阔、潜力巨大的亚洲光伏市场开始兴起,这对陷入低价竞争、产能过剩的光伏企业而言,不失为一线转机。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