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动荡
全球已经进入强震活跃期
昨天,中科院院士滕吉文在《动荡的地球》讲座中坦言,全球已经进入了强震活跃期,目前全世界都在与地震打“时间差”,建立预警系统。
地球调成“振动状态”了?
滕吉文说,从目前的规律看,全球每年发生大概5万次左右的大小地震,但是进入2000年以来,地震更加频繁了。滕吉文举例说,2000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出现8.1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2010年1月13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特别是2004年苏门答腊 9.3级特大地震的发生,打破了全球范围内近50年来未发生过8.5级大地震的异常平静,这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已进入强烈地震活跃期。”滕吉文说。
每个县都要建地震台
地震究竟能否预报?滕吉文说,国际上也有争议。目前认为预报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我国辽宁海城的大地震。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我国辽宁海城发生 7.3级地震。震前,地震部门根据观测到的一系列异常现象,于2月4日凌晨6时报告省政府,使绝大多数居民在震前撤离了住宅区,这是全球预报强地震最成功的一次,也是第一次,是世界公认的。
周志炎坦言,地震有周期性,但是不规律,预报非常困难。“地震发生时,先到来的是上下震动的P 波,而后是水平运动的S波到来。如果能够利用P波和S波出现的时差,来进行地震预警,即便只有几十秒钟,也能减少不少损失。”滕吉文透露,因此,国家地震局正计划在全国再增加3000个地震台(网),保证全国每个县城至少有一个台(网),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及时发出预警。
全球升温
一片银杏叶揭示全球变暖
“活化石”银杏的叶子、果子会伴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昨天,中科院院士周志炎给大家揭开了银杏的秘密。
周志炎说,恐龙称霸的时期,是各种银杏最为繁复的时期,各种形态的叶子都有,果实也不一样。后来,由于气候的变化,银杏渐渐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周志炎向大家展示了1.7亿年来银杏叶和果实的变化,可以看出,银杏的叶子越来越小,而果实却越来越大。“侏罗纪时期,银杏叶有我们成人巴掌那么大,叶片有很多分裂,但渐渐的,银杏叶子的分叉越来越少,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有点像小扇子。”
周志炎说,银杏叶子的气孔密度会随着气温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由于目前全球气温变暖,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所以银杏叶的气孔密度也在增多,叶子的形态也稍有变化。但现在全球整体处在小的间冰期里,气温比远古时代还是要低很多,所以,银杏叶与远古时期相比还是要小很多,果子则大很多。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