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前沿技术 » 正文

甲醇:具中国特色新能源之路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商人-汽车人》杂志

....

  过渡期“特色”

  2007年9月14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的《我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发展专题报告(征求意见稿)》中,确定甲醇燃料为今后20?30年过渡性车用替代燃料。2009年4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振兴机遇研讨会上,这一观点被再次强调。

  尽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荣惠康表示,目前这份报告仍在征求意见中,但新的燃料甲醇标准的出台无疑表明了此前被迟滞的进程正在加快。

  2008年5月,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新能源发动机及电动技术研究室经理兰志波就曾表示,目前M85高比例和M15低比例两个车用甲醇汽油国家标准已经制定完成,只等待国家标准委的最终颁布。

  很明显,与纯电动、氢动力乃至目前最为火热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形式相比,甲醇汽油仍是最现实的新能源路径。尤其在中国,不仅甲醇燃料的“过渡”特性表现明显,还因为中国煤炭和天然气资源的高储量而成为明显的“特色”替代燃料。

  不过反对的意见也同样理由充分,制备甲醇的煤炭仍属于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并且甲醇汽油并不是零排放。此外,随着金融危机后欧美汽车企业全面转向混合动力领域,这项技术的发展在中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其同样被普遍认定为传统石化燃料和纯电动车之间的主要过渡形式。

  在此局面下,甲醇燃料要与混合动力争夺这个“过渡阶段”的主导地位几乎已成定局。这种竞争背后当然也有利益的导向因素,作为拥有全球最大煤炭储量的中国,煤炭开采和煤化工企业因其行业规模而拥有相当的话语权。

  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在陕西、陕西、河南等煤炭、甲醇的生产和使用大省,车用甲醇燃料的产业化运行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以山西省为例,“六五”期间就已经开始甲醇燃料车用的探索,“十五”期间进入产业化示范运行。

  目前在山西省范围内,参与甲醇燃料的企业门类涵盖了从甲醇燃料及添加剂的生产开发,到甲醇专用发动机制造、甲醇专用加注设备和尾气净化催化转化器生产制造,还有针对车辆使用纯甲醇燃料的改造技术。

  “十五”以来山西省已累计销售M15甲醇汽油20万吨,加注车辆超过1000万辆次,近3年累计销售M85和M100甲醇燃料6万多吨,生产和改造的高比例甲醇燃料汽车1440辆。目前低比例掺烧的M15甲醇汽油,已经在山西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

  榜样与彷徨

  谈到甲醇汽油的话题,最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无疑是巴西这个同样属于“金砖四国”,也同样石油资源匮乏的国家。借助其盛产甘蔗的优势,巴西的乙醇汽油几乎成为全世界车用替代能源讨论中必不可少的话题。目前巴西已成为全球第二的乙醇生产国和最大的乙醇出口国,2008年其乙醇产量达到264.5亿升,当年甘蔗产量的55%用于生产燃料乙醇,乙醇的消费量已占到全国汽车燃料消费量的43%,其双燃料汽车目前已经达到500万辆。

  中国甲醇燃料呼吁者无疑希望甲醇在中国也能取得如此地位,相比生产乙醇占用耕地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和毁林等负面影响,取自煤炭的甲醇显然更具优势。但目前中国政府在车用替代能源路径选择上的模糊态度却让这些人有点彷徨。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