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陕西省分行、宁夏分行和建行陕西省分行、宁夏分行等则加大了对钢铁、铁合金、铜冶炼、电解铝、铅锌、水泥、造纸、纺织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风险防范。对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拒批贷款和贷款逐渐退出的政策。如工行陕西省分行,2008年度共计受理各类法人客户信贷业务1882笔、金额626.01亿元,其中不符合绿色环保等条件审查未通过的有119笔、金额31.2亿元。
加快发展低碳金融亟需国家政策扶持
目前虽然有部分银行开始了低碳金融的探索,但是从整个西北地区来看,贷款向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倾斜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改变。要从大方向上使西北的信贷政策向低碳金融的方向转变,还需要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扶持。
张铁军和工行陕西省分行金融资深专家田亚鹤建议,首先,政府要采取有力的财税政策扶持低碳经济发展。目前很多耗能、排放较大的企业要实行低碳经济的运作方式,就必须上环保设施,如此一来就增加了成本,大大削减了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影响银行的赢利能力。
其次,国家要对银行的贷款政策进一步细化,加大节能环保在信贷审查中的分量。目前西北部分银行在信贷审查中虽然已引入了节能环保这个考察项目,但这只有一种自律行为,并不是国家政策的强制行为。因此一些地方银行还可以对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进行大量的贷款。要遏制这种状况,国家在信贷政策上就必须进一步细化,把节能环保作为金融机构可以“一票否决”的贷款因素,从而使低碳金融真正落到实处。
最后,国家要积极协调政府部门尤其是环保部门与银行的关系,使金融机构能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的环保信息,做出合适的信贷决定。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支持下,西北很多地区的金融机构都把企业的环保信息加进了银行信贷登记系统,使银行可以方便地查询企业的环保记录。一些银行如工行陕西省分行还建立了更详细的法人客户环保信息,并根据客户环保信息把企业分为环境友好企业、环保合格企业、环保关注企业、环保潜在风险企业等。但是还是有大量环保信息并没有及时、准确地被银行所掌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地方环保部门与银行之间工作还存在脱节的问题。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