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专家批市民不良习惯造成我国平均每年消失20个湖泊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3日 来源:武汉晚报

....


  专家批评市民不良生活习惯


  “湖泊治理的难点不在于截污,而在于市民的素质,特别是乱扔垃圾给湖泊的伤害最大。”昨日,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科学委员会副主席WalterRast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成为湖泊污染治理“拦路虎”。


  WalterRast说,污染湖泊主要是两个,一个是企业、居民区的排污管道,对付的办法非常简单,只要政府修建截污管道和污水处理厂即可;另一污染源就是大量的垃圾进入湖内,一些生活垃圾极不容易分解,对湖泊的污染极大。其实这些垃圾并不是市民有意扔进湖里,而是扔在马路上,下雨之后被雨水冲入湖区。


  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尝试雨水污水管道分离,再入污水处理厂,但这一投资非常巨大。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便是让市民认识其重要性,尽量不要随意扔垃圾。


  湖泊生病要用“中医”调理


  本届世界湖泊大会的主题是“让湖泊休养生息”,这个颇有中国意味的呼吁,在昨日的大会交流中,得到来自世界各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同。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却收效甚微,这是全世界湖泊治理面临的同样窘境。


  对此,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永春认为,这是因为目前尚没有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方案,基本上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湖泊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并非一次投入就能马上见效,即便在发达国家,一旦湖泊污染最快也需要20、30年才能缓慢恢复。因此,湖泊生病了,应该用"中医"的方法慢慢调理”。


  人们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帮助湖泊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这些工作包括截污、活水、清淤,控制水产养殖、捕捞、交通、旅游以及其他开发活动等,让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如无锡年内关闭772家化工厂,断太湖污染根源;苏州市在太湖水域主要河道放流白鲢、花鲢等鱼苗160多万尾,让它们吃掉浮游生物,有效控制该地区的太湖蓝藻。


  在谈及最大的城中湖——东湖该如何“调理”时,张永春认为,像东湖这样的特大性湖泊,首要的就是截污。只有控制住了污染源,再通过换水、水产养殖、植物分解等方式,慢慢把污染物转移出去,湖泊方能休养生息、重新焕发活力。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