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国家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全国掀建垃圾发电厂风潮

发布时间:2012年7月6日 来源:南方日报

新华社发新华社发近期以来,全国各地不少二三线城市纷纷投资数亿元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这与国家今年密集出台的两部扶持政策不无关系。然而,垃圾焚烧发电由于前期投资大、....

  补贴成垃圾发电厂主要收入

  缘何如此大规模投资会流向垃圾焚烧领域?有专家分析,这与国家近几年尤其是出台扶持垃圾焚烧发电的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给予的补贴覆盖税收、财政金融等支持不无关系。

  今年密集出台的两项扶持政策,给了垃圾焚烧发电领域以利好信息。据悉,发改委4月10日发布《关于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垃圾焚烧发电执行全国统一垃圾发电标杆电价每千瓦时0.65元,且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电价高出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实行两级分摊。

  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明确表示,到2015年,全国城镇焚烧处理设施能力达到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35%以上。“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投资总量将达2636亿元。

  “这些政策可以说是给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吃了定心丸。”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许崇庆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近年来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快速出现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对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优惠政策也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垃圾焚烧电厂前期建设成本较高,一般由政府主导;而后期由于技术不成熟、垃圾分类工作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运营成本高昂,成为垃圾焚烧发电的负担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垃圾焚烧发电厂成本补偿、利润主要来源是垃圾处理费补贴和上网电价收入。所谓垃圾处理费补贴,是指每处理一吨垃圾,政府就给予一定金额的补贴,各地政府标准不一,从每吨50元到200多元不等。

  而此前有媒体引用“业内知情人士”称,以正在运行的李×焚烧发电一厂为例,每吨垃圾平均发电360度,最多可达400多度,年上网电价达到5000多万元,这一部分就足以使得垃圾发电厂收支平衡。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过于依赖政府投资并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国家财政补贴应是象征性和鼓励性的。”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

  不过,在中国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李秀果看来,垃圾焚烧发电现在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需要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现在风电、太阳能发电都需要国家补贴,就是因为其成本要比火电高。”他解释,垃圾焚烧发电目前技术不成熟,远未达到自主盈利的阶段,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可以理解。

  变废为宝还是二次污染惹争议

  与高昂的建设、运营成本相比,垃圾焚烧发电造成的二次污染则更为棘手,民意的反对成为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遇到的“拦路虎”。

  据媒体报道,秦皇岛西部垃圾焚烧发电厂就由于民众的反对而搁浅。据了解,该项目拟投资2.2亿元,原计划2011年8月竣工,但由于遭到周边上万名村民、37个村委会抵制,于2010年底停工。目前,这场风波已从最初的环保事件演化为司法诉讼。当地村民两次向国家环保部申请行政复议,并行政起诉了河北省环保厅。

  这样的事例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并不陌生。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恶英、重金属离子让民众“色变”,这也被垃圾焚烧业主烧方归结为我国垃圾质量不高的原因。

  “在我国,民众现在还没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李秀果告诉记者,垃圾分类对每个家庭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垃圾焚烧发电来说,就能减少大量成本。

  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环境经济与管理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李宇军专注于垃圾管理研究,谈到垃圾分类时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和国外不同,我国大多数生活垃圾含水率高、热值低、成分复杂,用于垃圾焚烧发电时成本比较高。”她说,垃圾焚烧时需要添加大量的燃料助燃,使得垃圾处理和发电成本大幅度提高。

  有专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垃圾焚烧产业的市场化,从垃圾处理前端做起。只有垃圾处理前端市场化程度提高,才有可能调动居民垃圾分类收集、减量的积极性,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才能保障垃圾量的高质量供给,从而减少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污染。

  李秀果向记者透露,实际上垃圾焚烧发电产生的二次污染,技术上正在逐步改善,二恶英等有害、致癌物质的排放正在减少,即使是最让人头疼的重金属也有了降解方法。

  垃圾焚烧发电只是过渡阶段

  李秀果告诉南方日报记者,过去处理垃圾最主要的手段是填埋,每个垃圾填埋场都被占用了几百上千亩的土地,污染了土壤。他解释,垃圾中含有大量有机垃圾,在填埋中会分解,产生了大量的甲烷、液体等腐蚀土壤的物质,影响周围居民的居住。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一种观念,即垃圾不是毫无用处的废弃物,而是可以加以开发利用的资源。”李秀果说,垃圾焚烧的热量用来发电,将垃圾变成一种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说,垃圾发电比填埋要有所进步。

  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专家李金良表示,垃圾处理的最高境界是资源化利用,垃圾发电只是其中的方法之一。

  对此,李秀果表示赞同。“焚烧发电这种垃圾处理方法只是过渡阶段的做法,是把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的初级阶段,将来也一定会有更好的技术出现。”

  李秀果补充,不同的地区垃圾的构成也会有一些差异,垃圾的处理与利用问题要因地制宜。“南方植物茂盛、雨量充沛,有机质更多,北方则不同;不同城市产生的垃圾量也不同,相对应的最合效益处理方法也不同。”他说,这就要求垃圾处理走向垃圾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各个地方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同,合理安排垃圾处理方法,使之达到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链接:垃圾多种归类

  现在意义上的垃圾范畴主要包括三种。

  一是生活垃圾,其中以有机质为主要成分,这部分可以燃烧;二是砖头瓦块等建筑垃圾,这是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和棚户区的改造产生的;三是工业垃圾,国内目前面临比较严重的家电垃圾、旧汽车垃圾等,其中含有大量稀有元素。

  现在“城市矿业”这个概念正在业界热烈讨论。这个概念把垃圾看做“人造矿产”,进行“开采”。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