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研究报告 » 正文

我国生物质能企业生存现状调查分析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28日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在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大背景下,如何发挥生物质能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将对“十二五”期间实现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提供帮助,这组报道正是基于上述初衷,展现生物质能....

难解的发电量

深陷亏损之中的企业们普遍将亏损原因归结为燃料供应不足,不能保障运行时间;生物质能源经济效益低;以及政策补贴不到位。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采用不同锅炉的生物质电厂,其发电量、年利用小时数差异巨大,有些项目的设备年发电量甚至不到平均水平的50%。

肖明松认为生物质能源产业中小微企业众多,大部分企业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不高、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企业的效益堪忧。

同时,生物质电厂的原料收集缺乏连贯完善的收集系统。企业的逐利性加上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资的需要,忽略了产业的规划需求,而造成生物质发电厂密集,争抢原料,“吃不饱”。而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欧债危机影响到碳减排交易下降也是企业亏损的原因之一。

国煤惠民能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杨先生说,生物质直燃发电燃料主要是秸秆、农林废弃物或者含水量较大的垃圾,这些燃料热值低,建议最好经过生物质燃料生产企业进行相应地转化,改变物理或者化学结构后再使用。

肖明松建议,生物质发电企业要想扭亏为赢,必须要想办法解决原料成本上升而能源价格固定两者间的矛盾。“这个成本企业如何消化?而补贴也不是随意就可以拿到的。”

企业练内功

亏损之下,一些生物质发电企业们将筹码压在了国家政策补贴上。

河北耿忠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树智建议国家增加财政补贴,并在税收财政等政策上相应的倾斜。他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生物质能源行业假若可以实现快速发展,将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这种依靠财政补贴来发展的模式正在受到一些企业的质疑,他们认为企业应当加强内部管理。

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一个涉农的生物质发电行业,如果人员管理不到位,将导致燃料价格管理不善,推高成本,很轻易就会把生物质发电的利润消耗掉。“如果当地资源量合适,原料供应模式合理,锅炉和上料关键设备选型科学,国内生物质发电企业完全可以做到7000多小时以上的年利用小时数,能够盈利。”

肖明松出于生物质能源利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建议大型国有企业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拓展生物质能源领域相关业务。

他指出,当前生物质能源产业中存在了太多的小微民营企业,这些企业难以管理,会让美好的政策规划也难以落实。

庄会永认为,出于产业健康发展的考虑,只有产业模式科学、管理得当,同时采用了较高水平的转化技术和装备的项目能够得到扶持。建议组建以政府、行业管理、专业审核为一体的科学的、长久的跟踪管理机制,这个工作应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进行。

4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