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资料 » 环保技术 > 固废处理 » 正文

塑料垃圾的热解气化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6日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

2.2 热解终温对产气成分的影响

对热解过程中热解气体组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热解终温的升高,小分子烯烃、烷烃类的有机物气体产量逐渐增大。这说明其热解终温越高,发生的气体裂解反应越多越深入,垃圾的有效热解也越充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比较复杂。在较低温度会生成较多的一氧化碳。当温度继续升高,一氧化碳和某些中间产物会发生反应,使一氧化碳的量减少。但是在高温阶段,随着大分子的断裂和水煤气还原反应的进行,一氧化碳的含量又会增加。不可燃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上会随着热解终温的升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当热解终温低于650℃,CH4、 C2H4 与C2H6 的含量先随着炉温的升高而上升,随着热解终温的提高,垃圾终大分子量的物质得到裂解,产生了更多的烷烃类气体。但温度再升高后,烷烃类气体的产量却没有再增加,到750℃后,烷烃类气体的产量还会降低,这主要是当温度较高后,水煤气反应比较明显,增加了H2 和CO 的产量,由图可以看出热解终温在650℃以后H2 产量明显增加。

 

 

2.3 水煤气反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热解过程的末期,通过热解炉密封盖上的喷嘴向热解炉内喷入雾状水,分析了水煤气反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由图5 可以看出,在不同的热解温度下,强化水煤气反应均使得热解气产量增加,尤其当热解温度大于650℃以后,热解气的产量明显增加,例如在 700℃时热解气产量由187L/kg 增加到215L/kg。

 

 

由图6 可以看出不同热解温度下强化水煤气反应对气体组分的影响,在图中随着热解温度的增加,特别是当热解温度大于650℃以后H2 和CO 的所占百分比明显增加。所以强化水煤气反应有利于热解气产量的增加。

 

 

3 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热解气产量随热解温度的提高而增加,热解气的瞬时产量的最大值主要集中在热解反应的15~ 30min 内。

(2)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热解气体中CO2 含量逐渐降低而热解终温650℃以后H2 产量明显增加。(3)强化水煤气反应会增加热解气的产量,特别是中高温热解的情况下H2 和CO 的所占百分比明显增加。

[参考文献]

[1] 江建方,肖波,杨家宽,等. 城市生活垃圾热解产气特性的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29(7):79-81. Jiang Jian-fang,Xiao Bo,Yang Jia-kuan,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J]. Enviro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6,29 (7):79-81.(in Chinese)

[2] 金保升,仲兆乎,周山明,等. 城市固体废物(MSW)热解特性及其动力学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1999,20(4):510- 514. Jin Bao-sheng,Zhong Zhao-ping,Zhou Shan-ming,et al. Study on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s and kinetic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1999,20(4):510-514.(in Chinese)

[3] 熊祖鸿,李海滨,赵增立,等. 医疗垃圾热解焚烧实验研究 [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12):92-95. Xiong Zu-hong,Li Hai-bin,Zhao Zeng-li,et al. Eeperimental study on pyrolysis and incineration of medical wastes [J]. Techniques and Equipmeng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2006,7(12):92-95.(in Chinese)

[4] 屈超蜀. 垃圾焚烧过程特性及焚烧炉设计概要[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0(5):52-57. Qu Chao -shu. The features of refuse iucinerating process and sketch of incinerator design[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1997,20(5):52-57.(in Chinese)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