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招商合作 » 正文

企业文化:你的公司“中毒”了没有

发布时间:2010年4月12日 来源:生意场

....

  (生意场讯)你看过《暗流2》吗?电影里面的邪恶教士就是因为服用了一种毒性激素而获得超凡能量。就像给人带来最大刺激的毒素一样,激情就是一个公司的毒素,拥有这种毒素的公司,才能具有扭转乾坤的超凡能量,具有更强的创新力、破坏性、进攻性、敏感度、执行力,才能积极主动、全力以赴。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公司就是由大量的技术、合同、资产所组成,经理人则像零件一样可以替换。当经理人的行为不符合经济理性时,那只是因为他们未能掌握充分的资讯。几十年前,福特基金会在1959年一份有关商业教育的开创性报告中指出,“利用系统性知识所做成的理性决策”,正是“管理专业化”的本质所在。


  不幸的是,几十年后的今天,许多人仍把这种商业精神奉为圭臬。强调process(流程)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大势所趋。一个例子是,有关“执行”方面的书正在大行其道,同时,越来越多的经理人沉湎于“Ps陷阱”(product、pricing、promotion、positioning、publicity、packaging、permis sion ),不能自拔。而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仍在丰富这个Ps的列表。


  更为不幸的是,就像一个平衡木一样,我们越来越重视process(流程),却把另外一个“P”抛诸脑后,这就是passion(激情)。


  你的公司“中毒”了吗?


  用毒性来形容一个公司,是否有点危言耸听?6月份,我在采访LG电子中国区总裁孙晋邦时,他提到了一个“中毒”的公司。

  这个公司就是丰田。孙晋邦特别欣赏两个强调执行的标杆企业,GE和丰田。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孙晋邦甚至用一个“中毒式的”词汇来形容丰田的风格。“丰田的特点是持续地改善组织文化,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中毒式的’,不断地改善。”而GE,则是课题改善式的,制定一个主题或攻关的课题,大家共同来克服这个难题。

  要想领略丰田的“毒性”,不妨先去参观一下丰田在日本丰田城(Toyota City)新建的豪华设计中心,根据《商业周刊》的描述,第一眼看到的将是点缀在主休息室内的几十个近一米高的胶质软糖状雕塑。这些颜色鲜亮的塑料饰品是公司用来激发650位设计师、技术人员和铸工的灵感的。这种独特的做法就是丰田的激情之道。

  以擅长发挥一线员工激情著称的丰田,曾从1951年起推行合理化建议制度,当年发动职工只得到了1831条建议,到1976年达到46.3万条,平均每个职工提出建议10条以上。公司对建议者发给高额奖金,刺激员工的激情与快感。


  除此之外,丰田甚至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为“活力清爽”,意思是,丰田的汽车既要富于动感,同时又要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这种策略似乎蛮有效果,以新形象露面的凌志车在去年秋天的东京车展上掀起了第一轮热潮,随后,又在中国掀起热潮。当时登场亮相的两辆概念车外形圆滑,而汽车横梁则位于车大灯下方的散热格栅上——这与豪华汽车的传统设计大不一样。

  这就是丰田的毒性。

  联想缺乏毒性了吗?

  和丰田类似,中国的IT巨头联想也建立一个塑料样品实验室。

  但是,和丰田不同的是,随着公司的壮大,联想正在丧失激情。

  2001年4月,杨元庆从柳传志手中接棒执掌联想时曾是跃跃欲试、意气风发,许诺5年内将联想做到500亿元人民币。在2000年,联想在中国市场的年销售收入就已经达到了22亿美元;2003年,联想总体营业额达231.76亿港元,同比增长14.5%.三年过去后,联想仍然面临增长瓶颈。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