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节能运动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国家发改委日前透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节约能源约十三点八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三十一亿吨。三十年间,中国以年均百分之五点五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持了百分之九点八的经济增长。
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且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能源需求极大,但中国并非能源大国。在能源问题上,中国早已未雨绸缪。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后全球节能运动的掀起,中国便提出了“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口号。
此后的三十年间是中国节能成效最为显著的一个时期。一九七八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为三点七四五吨标准煤/万元;二00八年则为一点一零二吨标准煤/万元,年均降低百分之四,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主要产品的单位能耗不断降低。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火电厂供电煤耗由一九八0年的四百四十八克标准煤/千瓦时降到了二00八年的三百四十五克标准煤/千瓦时;同期,钢可比能耗由一千二百千克标准煤/吨下降到七百零九千克标准煤/吨。水泥、乙烯等产品的综合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也明显缩小。
尽管如此,相对于庞大工业体系,中国的“工业粮食”供应前景堪忧。上月发布的中国能源蓝皮书称,中国能源资源总量约为世界的一成,人均资源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成。其并预测,到二0二0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六成四。
为了缓解能源紧张,中国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节能措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官方预计,通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可实现节能二点四亿吨标准煤。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