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在5月5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全面推广节能汽车,继续做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5月底前有关部门要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扩大试点范围等鼓励政策即将走上前台。
实施细则细在哪里
“此次即将出台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实施细则,将是对去年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的细化。”业内相关人士表示,去年12月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并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因此,此次实施细则的重点内容是确定新增加的7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和5个私人购买补贴试点城市,并确定私人购买补贴标准。
对于补贴标准,分析人士认为,补贴必须能基本弥补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产品的价差。而科技部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相关人士也透露,即将出台的私人用新能源车补贴标准,与公务车的相关补贴标准相差不大。同时,为引导电动车的持续消费,新能源汽车补贴可能不会直接补贴给消费者,而是转为补贴汽车企业。
实施细则推行须有“准入证”
已于去年实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要想获得财政补贴,示范推广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必须纳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混合动力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与同类传统车型相比节油率必须达到5%以上,混合动力客车节油率必须达到10%以上等基本条件。
“如果实施细则对购买新能源车补贴标准进行细化,能够获得财政补贴的新能源汽车也将是目前已纳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的车型。”业内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量产也按照这一“准入制”实行。
另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已公布的10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中,几乎包括了国内所有主要汽车厂商,列入公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超过了100个。新能源车迎来产业化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实施细则的出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也将打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张进华表示,预计在2015年后,中国将真正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阶段。
当前,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从研发向规模产业化过渡的重要关头。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在真正大规模市场化、产业化之前,还存在着车辆成本高、产业链不完整、基础设施不健全等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进行大规模的示范运行,考核产品、培育市场、完善产业链、降低成本,使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逐步发展成为有竞争力的产品,加快实现产业化。从企业的生产准备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确实已经到来,而最终的推广要看政府补贴的落实情况和实施细则的可操作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