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市场行情 » 正文

低端产能严重过剩 风电装备业进入"浪淘沙"时代

发布时间: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来源:《经济参考报》

....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草原上的大型风力发电厂。本报记者李欣摄

 

  快速发展的中国风电产业在面临“并网难”等下游瓶颈的同时,目前还面临着来自上游制造业的一场新考验。


  由风电装备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的恶性市场竞争,正在演变成一场“惨烈”的价格大战。多位业内人士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风电装备业将由此步入“大浪淘沙”的时代。


  现状:风电千瓦装机造价再降千元


  随着风电设备价格战的愈演愈烈,风电单位造价正在呈现大幅下降。《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对内蒙古、辽宁、河北、广东等地调查获悉,目前风电整机平均价格与2009年同期相比已下降将近1000元/千瓦。


  “我们在蒙东地区风电开发虽起步较晚,但却赶上了设备市场变化的机遇期。”华能通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玉刚告诉记者,“2008年建设宝龙山风电场时,单位平均造价为9250元/千瓦;2009年建设珠日河风电场项目时,单位造价就可控制在9000元/千瓦以下;目前则有望降至8000元/千瓦多一点。”


  据了解,尽管面临着“并网难”等诸多制约,但投资商对风电的开发热情却愈加高涨,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风电单位造价的大大降低。与开发商不同,风电装备制造商面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大都表示出深深的焦虑。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远称之为“面对蛋糕集体自杀”行为。他说,近两年来市场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国内风机设备价格节节跌落,利润空间正被严重压缩。


  “为拼争市场,风电装备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已打得‘鲜血淋淋’。”湘电风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邹长宁警告说,自去年以来,已有相当一部分设备制造商出现亏损;下一步有可能出现大面积倒闭。为了生存,有些“制造商”不得不变身“开发商”,即由风电装备制造向风电场开发转型。


  作为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金风科技也同样感受到价格战带来的巨大压力。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甚至用“惨烈”一词来描述风机制造行业的市场竞争。“虽然我一向认为,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适当的正常的竞争会促使行业的健康发展。但目前的价格战却已经演变为一场自杀式恶性竞争,将给整个制造产业带来不良后果。”


  武钢分析说,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是违背经济规律的非正常竞争行为,结果则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原因:低端产能过剩导致恶性竞争


  分析风电装备市场价格战的原因,业内人士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了“产能过剩”,而且是“低端产能过剩”。


  曾几何时,作为国家全力支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风电产业,吸引了全社会各路资本的密集关注。铁路、航天、兵器等行业国有资本大举进入创业,开矿的、修车的、装空调的等民营资本也纷纷挤进来淘金,风电装备企业数量由此急剧增加。


  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风电整机制造厂商只有6家;截至2009年底,整机生产厂商已发展到将近90家。其中已有样机的企业57家,年装机100台以上的企业约为30家。此外,还有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企业上百家,叶片生产厂50余家。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