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在酝酿类似政策;中国民航局及国航已分别成立应对小组
不久的将来,航空排放可能成为令航空公司头疼的一项新的重要成本。
当地时间8月22日,欧盟公布了一份包含2000多家航空公司的名单,进入名单的航空公司,2012年起都将被纳入欧盟的排放交易体系(下称“ETS”)。这也意味着,自2012年起,这些航空公司进出欧盟以及在欧盟内部航线的飞行,都将要为它们排放的温室气体付费。
在这份长长的名单中,33家中国的航空公司在列,其中包括国航、东航、南航三大国有航空巨头,春秋、深航等民营航空,以及国泰等香港的航空公司和多家货运航空公司,它们被分属10个不同的欧盟成员国管理。
成本将激增
按照欧盟的规定,自2012年起,这些航空公司将被分配一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限额,排放总量低于限额的航空公司可出售其限额剩余部分,而排放总量超标的则必须购买超出限额的部分。
根据欧盟公布的航空排放法律的初步规定,从2012年开始,航空公司获得的排放配额将逐年减少,比如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航空公司可以获得的排放配额相当于历史航空排放(指在2004~2006这三年中年排放的平均数)的97%。而从2013年1月1日起,排放配额只相当于历史航空排放的95%。
而除非商业航空运营人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10000吨(约相当于一架波音747客机执行13个上海—伦敦航班的排放量),才能取得完全的豁免。
对于未能完全豁免的航空经营者,可向各管理成员国的有关当局申请免费获发排放额,而如果在每年4月30日前未能购买交足配额冲抵其上年排放,将会被处以每吨二氧化碳排放100欧元的罚金。
“中国的航空公司到欧洲的航线正处于增长期,如果ETS实施,预计将增加不少运营成本。”国内一家航空公司的高层昨天对CBN记者表示,比如目前在国际航线上份额最大的国航,就已经拥有10多条欧洲航线,每周航班数就达到了40~50班。随着未来航班量的增加和排放配额的减少,要为碳排放支付的费用显然是要持续增加的。
一位航空业内人士估算,对一个快速成长的航空公司来说,如果在2005年有15架新飞机,到2012年机队增加到30架,到2020年增加到60架以上的飞机,其整体碳排放成本将可高达2.3亿欧元。
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更是预计,如果ETS执行,第一年进出欧盟的航空公司需要为碳排放缴纳的费用将会让航空业的成本增加35亿欧元,相当于去年全球航空业亏损额的一半,并且这一数字会逐年递增。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