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变化成为最重要的世界话题之一的背景下,世界经济向低碳转轨的趋势愈发明显。但是,当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是战略性的选择并愿意付诸行动时,只是取得了第一步的胜利,第二步往往是更为重要同时也更为艰难的,就是如何采取行动。眼下,各个国家都在加大投入,手段多样,但笔者认为,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上,除了有正确的“战略”,还要有好的“战术”,行动更胜于决心。
本周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新闻层出不穷:英国能源监管机构煤气和电力市场办公室日前计划建立一支价值5亿英镑的基金,用于支持高级电网技术大规模试验,以支持电力行业向低碳转型。这是英国对《低碳转型发展规划》的落实,表现了英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据彭博社报道,奥巴马政府将支持一个总额为5000亿美元的现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以此推动经济复苏。这是美国在低碳道路上的又一探索。
然而,发展低碳经济是正确的道路,但并非一蹴而就的捷径,因为“低碳”与“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矛盾,尤其在长期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可能意味着打压“高碳经济”。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邹骥曾说,如果投入最多的资金去开发技术,以发展低碳经济,可能减排目标会更早实现,但成本巨大,这是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这一观点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马修·卡恩是一致的。他在美国《外交政策》发表论文指出,有利于低碳经济的立法与政策必定不利于重污染工业的利益,那些能源消耗密集或者污染严重的制造企业将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兼顾各方利益,协调好各方矛盾,坚持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同步发展。
另外,在鼓励可再生能源方面,政府制定政策切不可盲目。在这方面,美国曾犯过错误。以《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为例,这一法案规定美国所有的成品油都要混入一定含量的替代燃料,这造成了对生物能源尤其是玉米酒精的需求的大幅增加。美国的玉米已经是过度享受补贴的商品,这样一来,盛产玉米地区的参议员们笑开了花,但是从环保的角度来讲,玉米酒精在生产过程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比生产成品油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还要多。对此,卡恩教授建议,除了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以外,政府应鼓励民众自下而上的局部实践。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