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企业动态 » 正文

晶硅产能暴增3倍 正泰“押宝”薄膜

发布时间:2010年8月24日 来源:

....

  近些年,新能源领域“急速扩张故事”不断,这一次或许是正泰。


  8月2日,正泰宣布在甘肃再投资200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加上之前杭州的90兆瓦薄膜二代生产线,和温州的240兆瓦晶硅电池生产线。预计到2013年,正泰太阳能产能将超过1000兆瓦。


  下一个热点板块已被曝光!这些股很可能快速翻番!本周可能是最后建仓良机?千亿资金进场疯抢股名单   本报记者从正泰集团了解到,预计今年年底,正泰太阳能电池产能将增加到480兆瓦,而年初这一数据只有130兆瓦。也就是说,今年增长350兆瓦,产能增长率为269%。


  事实上,每家太阳能企业都面临,晶硅与薄膜电池在技术上孰优孰劣的选择,而正泰“看好”薄膜,为此进行了技术和产能上的提前布局。但从经营策略上,正泰也没有放弃晶硅电池市场的争夺战。


  正泰太阳能副总裁仇展炜对本报记者表示,大力发展晶硅电池,实际上是为了实现晶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协同效应,即以晶硅电池打开市场,以薄膜电池技术占领市场。


  急速膨胀3倍


  国内光伏电池生产企业都在拼命扩张产能,正泰也不例外。


  而在国内的光伏企业中,排名不算前,产量不算大的正泰太阳能却如一个腿短,却很善跑的选手一样,产能倍增速度超过了它的同行。


  从2006年创业至2010年初,正泰太阳能仅实现了130兆瓦产能,这在国内仅算二流生产企业,较之尚德、英利、赛维这些“大佬们”,正泰还是个“小朋友”。


  2009年正泰宣布的上市战略没有实现,公司资金链没有如愿得到充血。然而,一进入2010年,正泰却像打了兴奋剂一样,在上半年就将产能扩大了2倍,达到380兆瓦。


  正泰如此高速扩张,钱从何来?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在日前召开的“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将正泰的快速扩张归功于2008年9月那次冒险逆市投资。


  即当时在整个市场出现“过剩”的情况下,正泰逆市投资了20亿元,扩大产能,如今实现了产能连续翻番的效果。


  事实上,多晶硅电池生产线上马周期一般为1年半。2009年下半年,国际太阳能市场突然转好,国内生产企业意识到市场出现转机时,国外设备生产商已然不能按时提供货源。


  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曾向本报记者表示,如果没抓住2008年下半年那次冒险扩张的机会,后面再想大规模上马产能,已错过了时机。


  如今,面对订单排满全年的火爆市场形势,正泰决定再度扩张。


  8月2日,正泰宣布在甘肃再投资200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加上之前杭州的90兆瓦薄膜二代生产线,和温州的240兆瓦晶硅电池生产线。预计到2013年,正泰太阳能产能将超过1000兆瓦。


  让人吃惊的是,正泰的胃口还不止于此。


  产能增加的同时,正泰也迅速布局自己的完整太阳能生产链。2010年初宁夏石嘴山正泰光伏电站首期10兆瓦竣工,该电站全部竣工将达到100兆瓦,总投资超过20亿人民币。


  8月2日,正泰和甘肃签订的投资协议当中,竟然有1000兆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记者获悉,目前正泰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11个国家建立分公司和代表处,确立了全球化的战略意图。


  对于正泰上市的问题,仇展炜表示,正泰一直在积极准备上市工作,但是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薄膜”占据20%市场?


  产能急速扩展,不仅是正泰个案的“神话”,整个太阳能行业都处于高速扩张期。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仍是企业头等命题。


  “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立足市场。”仇展炜对本报记者表示,希望依托在薄膜电池领域的技术优势,取得竞争优势。


  而这个想法,与正泰2006年进入太阳能电池生产行业时背景有关。


  当时国内的光伏市场已日趋成熟,领先的光伏企业如无锡尚德、天威英利等都凭借入行早,价格低等优势占据大部分的市场。


  要想挤进竞争激烈、格局相对稳定的光伏市场,正泰的想法是,通过晶硅撬开市场的大门,再用高端薄膜太阳能电池确立自己的优势。


  2009年,正泰从瑞士引进第一条产能达30兆瓦的,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这是当时国内第一条能够生产转换率达到9%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而这一转化率,目前在行业内,也只有少数几家企业能够做到。


  金融危机后,晶硅电池原材料的价格骤降,原本就不是市场主流的薄膜电池也显得边缘起来。


  “我们看好的是市场预期。”仇展炜告诉本报记者,尽管从目前的市场上来看,薄膜电池并不具有决定的优势,然而长远考虑,薄膜的低成本,易与建筑物结合、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还是会使其在未来更具竞争力。


  此前,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杨立友表示,2011年正泰的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将占中国高端市场的20%。


  尽管薄膜是正泰布局重点所在,但正泰依然没有放弃晶硅市场。仇展炜表示,晶硅目前仍然是正泰产能的重点所在,占据营业收入的大部分。即今年新增产能来看,晶硅增加300兆瓦,而薄膜增加了50兆瓦。


  “这是一个协同效应。”仇展炜对本报记者称,目前正泰的晶硅和薄膜的客户基本重叠,对客户来说,晶硅是主打产品,但他也会买一部分薄膜,“慢慢地,客户的侧重点会向后者转移”。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