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难题待解
政策体系不完备影响绿色信贷的实施效率;缺乏监督、评估和制约体制,不利于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环保和金融机制各方面能力不足,影响政策的实施和推进。
巧合的是,与西安市发布《办法》的同一天,由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绿色信贷发展报告(2010)》(下称《报告》)也在当天正式发布。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就绿色信贷政策的执行情况发布相关报告。
“政策体系不完备影响绿色信贷的实施效率;缺乏监督、评估和制约体制,不利于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环保和金融机制各方面能力不足,影响政策的实施和推进。这是中国绿色信贷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原庆丹在发布会当天表示。
据银监会统计,到2009年5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在“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达2.3万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23.43%。
“自2007年中国绿色信贷政策正式启动以来,虽然绿色信贷已逐显成效,但在绿色信贷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原庆丹指出,由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存在较大环境风险,随着国家加大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相关的银行贷款将面临重大安全隐患。
今年8月,工信部公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涉及18个行业的2087家企业,不少企业在今年9月底之前被关停,“要确保贷款及时回收,应当说是有很大困难的。”据张炳淳介绍,中国农业银行曾因上世纪90年代关闭十五小企业,导致无法回收的贷款本息达50多亿元。
对此,张炳淳表示,各商业银行不仅要增强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更要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度提高对绿色信贷的认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贯彻绿色信贷政策,更是银行防范信贷风险,保证信贷安全的重要措施,从而增强做好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工作的自觉性。
针对绿色信贷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报告》建议:进一步完善环保与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环保信贷指导目录和污染行业信贷指南;加快研究环境税、生态补偿、绿色证券、绿色贸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与环保信贷政策形成合力。
“实施绿色信贷政策是环保部门和银行的共同任务。”张炳淳表示,环保部门有责任做好企业环境行为信息的采集报送工作,但信息的效能则要通过各商业银行在办理信贷中严格执行政策规定才能予以实现。“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人民银行西安营管部的联系配合,严格按上级文件要求和《办法》规定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同时,主动与各商业银行加强联系,了解相关情况,特别是信息在各商业银行被采用的情况,真正做到信息共享。”
“同时,我们还将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各商业银行对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的需求,并向银行通报环保部门的相关工作,增进银行系统对环保部门和环保工作的了解,为银行贯彻落实绿色信贷政策做好服务工作。”张炳淳表示。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