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碳产业把握绿色革命的核心

发布时间:2009年9月16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李跃告诉记者,事实上,投资低碳产业的回报率是各行业中最高的。他举例说,今年中国移动计划投资2.3亿元在全系统推广一种智能窄频开关,年可节约1.8亿度电,一年半就可以回收投资;计划投资2.4亿元,改造4万个基站,年可节电8000万度,3年就能收回投资。


  “在低碳经济领域,中国企业已经与世界企业走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关键在于加快低碳发展的步伐,尽快形成低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对外合作处处长蒋兆理说。

 

  碳门槛


  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是中国碳减排力度最大和最有成效的一年。据8月24日《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的报告》披露,《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把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的目标确立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将意味着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节约约6.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5亿吨。截至2008年底,全国农村建成户用沼气池3050万户,年产沼气约120亿立方米,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4900多万吨。


  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同时承认,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需要进一步“增强科技支撑能力,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保障能力。”


  让现有的和在建的电厂增加二氧化碳捕捉和埋存的技术及设备,显然会增加成本。这是电厂首先要迈过的一道坎。


  不过,英国碳捕集埋存联盟的发起人和主管琼?吉宾斯认为,增加的钱并不多。


  他分析说,总有人认为“捕集需要耗钱”是碳捕集埋存技术的毛病。如果使用现在的技术,捕集需要大约25%的额外燃料和购置额外的设备。这将增加30%到40%的发电成本。额外的成本看起来似乎很多,但平均下来,每吨二氧化碳的减排成本只需要25至30欧元(相当于250元至300元人民币)。
 

  “这个问题要看你怎么看。”苏巧思分析说,可以参考一下石油的成本变化。几年前每桶石油的价格还是25美元,前段时间曾涨到140美元,这个增长不可谓不大,但大家对它已逐渐有了承受力。回到电厂的成本问题,随着技术的普遍采用,成本也会逐渐下降。


  苏巧思说,早一些时候,各国的电厂在安装脱硫装置时,人们也曾经认为加大了成本而不愿意接受,而随着安装的越来越多,成本也就下降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程度。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指出,目前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制于能源结构、资金和技术以及经济发展阶段。中国能源技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无论是开采、转换还是应用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实施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外,还应深化能源资源领域的价格、财税体制的改革,既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又充分地运用市场调节机制,促进全社会节约能源资源。“这些政策和措施都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苏伟说。


  不过,环保组织认为,“减碳”的门槛其实并不高。14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欧洲可再生能源理事会(EREC)共同发布的《拯救气候:创造绿色就业机会》报告指出,世界各国领导人若能够抓住时机,在今年12月份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达成切实有效的协议,并大力投资绿色能源产业,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行业将提供690万个就业岗位,节能行业则提供另外110万个就业岗位。


  根据这份报告,与维持目前的高污染模式相比,到2030年,如果能实现大规模的从传统煤炭发电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转型,不仅会在全球范围内减少1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可新增270万个就业岗位。相反,由于煤矿资源开发的合并重组,全球煤炭行业的就业机会将从目前的470万个减少到2030年的140万个。


  “中国有机会并且有能力成为清洁能源的超级大国。能源革命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提高能源安全;也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说。

3页 当前为第 3[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