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德国回收废旧家电的主要途径是由设在社区的收集点从家庭分散回收。运输公司将其运至分拣中心进行分拣后,交由预处理厂进行处理。回收处理费由社区支付(从居民交纳的清洁费中支出)。将来制定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法之后,只从居民清洁费中支付收集费,而从收集点开始的运输、回收、拆解、填埋等费用,均由制造商承担。另一条途径是由废旧家电的生产企业直接送到处理厂,目前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德国政府2001年给各州下达的废旧家电回收宏观调控指标为每人每年5kg,但各州回收的情况差别很大,低的每年人均不到1kg,高的达到10kg。主要原因是施行的政策不同。要求用户在丢弃废旧家电时付费的地区,回收情况都不理想,回收量很低。不收费的地区,回收量就好些。这说明即使在发达国家,实行废旧家电的付费制也还有一定困难。
日本北海道山区的野村兴产株式会社的主要业务是一次废弃电池处理和废荧光灯处理,共有职工110人。该企业建于此地是缘于这里是日本第一个水银矿的发现地。野村兴产每年从全国收购的废电池达13000t,占全国废弃电池的20%,收集的方式是93%通过民间环保组织收集,7%通过各厂家收集。这项业务开展于1985年,目前,净化量一直在增加。野村兴产利用其生产汞的有利条件,在北海道的依托模卡(音译)矿业所有处理1000万只/年废荧光灯管的能力,根据政府颁布法规后回收量上升的需要,于2001年12月投资6亿日元,新增2250万只/年的处理能力,使2002年的处理量己达7300t(折合3650万只),同时取得对从菲律宾进口的废荧光灯管的处理权。
日本NKK公司负责废塑料回收的子公司NKK环境公司,早在2000年就从德国引进废荧光灯管的再生装置,并充分利用其在关东地区回收废塑料的网点和物流系统,2001年即再生600万只灯管,效益较好,2002年又扩大到800万只。其再生方法为先将灯管的两端切掉,经吹入压风将含汞的荧光粉吹出后收集,再通过真空加热器回收汞,纯度可达99.9%,再经集中精制后供其他工业产品使用。荧光粉和玻管亦可循环加工利用。
神户制钢的子公司神钢朋太克从2001年开发了从废荧光灯管回收各项物资的新技术后,即在兵库县播启工场建成再生装置,着重回收处理关西地区的废荧光灯管,2001年的销售额即达2.5亿日元,下一步拟扩大回收范围,预计到2007年销售额将达20亿日元。具体处理方法为先将灯管两端封口切掉,再用特殊方法吹入空气将堆在玻管上的荧光粉单独回收后,再将玻管粉碎为3cm2的碎片,将堆在玻片和封口上的汞通过加热机真空高温蒸发,并在装置内浓缩为高纯汞,同时回收荧光粉中的稀有金属和封口上的铝及玻璃,供有关部门再利用。
日本九州电力公司在北九州市的机构丁利拉依兹(音译)公司也从2001年参与废荧光灯管的再生事业,当年处理约50万只废旧灯管。其特点是将废荧光灯管分解处理后,利用部分可利用部件和材料制成再生荧光灯管出售。如玻管全部利用旧件,荧光粉掺用30%再生品,质量和售价与新品相当,并优先售与提供废灯管的用户,这在日本还属首例。2001年售出了10万只,2002年增至20万只。
日本不二仓业公司与美国再生装置的大企业合作,于2001年开发成功用气化法回收废荧光灯管上的汞的技术,比过去的水洗法费用降低10%~15%,且由于不建造含汞水处理装置,投资比过去减少了1/2,2002年4月在寒川工场建成的装置,当年处理300万只废旧灯管,2004年达到600万只。
生产荧光灯的松下电器公司从2001年起对荧光灯实施租赁,并开始建立再生装置,计划在2007年后可以将自行生产并报废后的荧光灯全部处理。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