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光伏业反倾销一触即发 外企悄然入华布局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9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地方大规模扶持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势头今年以来是很猛的,我们都在大力推动太阳能应用市场的培育,这也是政府着力抓的工作,”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介绍,今年以来,从西部的宁夏、甘肃、青海、西藏,到中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的十多个省市,都高度重视这个产业的发展。“在制定、规划具体的战略目标和配套政策等方面,很多地方没有完全等待中央的政策,就出台了地方政策,以推动这个产业的迅速发展。”


  5月,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提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壮大产业规模的主要目标。随后,《江苏省光伏发电推荐意见》在6月发布,明确了江苏省对光伏发电实施固定电价政策,这也标志着江苏成为中国第一个全面启动光伏市场的省份。


  在上海,则成立专门的新能源工作领导小组,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其中在光伏产业方面,重点研发薄膜太阳能电池、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以及薄膜太阳能生产设备。


  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介绍,陕西将在西安、咸阳、榆林等地建设六个产业聚集区,到2012年,陕西省光伏产业将实现产值2280亿元,并形成多晶硅4.3万吨、电池片6200兆瓦、电池组件5700兆瓦的生产能力。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今年已陆续推出 “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工程”,拟对国内的太阳能电站、光电建筑投资者进行补贴。未来2至3年,“金太阳”和“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大规模并网发电光伏项目约2.5GW至3GW。


  将导致产能过剩?


  9月26日,国务院转发了十部门 《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对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年。


  “在当前阶段可能会出现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现象,但是现在还要大量进口国外的原材料,这个产业的发展是不寻常的,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今天可能这个高一点,那个低一点,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不可能按照过去计划经济按计划、比例的发展。”针对近来甚嚣尘上的产能过剩话题,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如此解释。


  自称国外订单呈增长势头的瞿晓铧认为,对于一些不成规模、没有固定渠道的小型生产商来说,确实存在落后产能过剩的现象,进行短期的调整是不可避免,但对于大型生产商来说,是产能零过剩。


  权威人士指出,政府对多晶硅“产能”的理解值得商榷,政府掌握的数据应该是将现实的生产能力,设计中的生产能力(即正在建设过程中的项目)以及计划的生产能力均纳入了多晶硅产能的统计中。而在建的项目有可能停产,计划的生产能力也未必能够实现。


  是否过剩的辩论仍在进行,但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洗牌似乎已是在所难免。(记者 黄清燕 发自西安)

3页 当前为第 3[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