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污泥设计采用DN200 钢管及回流污泥泵将C池的污泥按20 %的回流比输送至CASS 池的进水端A 池内,剩余污泥设计采用DN100 钢管由剩余污泥泵输送至污泥浓缩池。CASS 池排空管采用DN500 钢管。
每组曝气池的好氧区由一根DN300 主管输送压缩空气到地上再由六只手动阀门控制,分别送至C 池的底部,分为六大块。好氧区全部采用盘式橡胶膜片微孔曝气器,空气分配管道紧贴池底25 cm左右,尾端设有排气嘴。两组共采用盘式橡胶膜片微孔曝气器2244 只。
在每组CASS 池末端设置有1 台旋转式不锈钢滗水器,滗水器的出水经池共用集水井输送至出水总管靠重力流入消毒池。单台滗水量1000 m3/h,最大滗水深度1.3 m,功率3.0 kw。同时在A、B 池内分别设置水下搅拌器,以满足池体内污水脱氮除磷的要求。水下搅拌器6 台,叶轮直径为800 mm,功率为4 kw。
4.2.4鼓风机房
鼓风机房按2 万m3/d 规模设计,土建一次建成,设备分期安装。一期设计选用3 台罗茨鼓风机,两用一备。根据CASS 池的曝气量需求,单台风量44 m3/min,风压0.8 kpd,功率为110 kw。在鼓风机房上方设计了起重量为2 t,起吊高度为9 m,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1 台,为便于安装及日常维护保养之用。
4.2.5紫外线消毒渠
紫外线消毒设置于出水计量槽前端,土建采用半地下式混凝土结构,总平面尺寸11.40 m×3.9 m,其中水槽平面尺寸为7.2 m×3.0 m两道过水槽,一期一道过水槽。紫外线消毒设计采用低压高强紫外线消毒来菌法,计32 只320 w 紫外线灯管平行于水流方向,并列安装在水槽内常水位以下,设计紫外线穿透率≥65 %。紫外线消毒灯管采用机械式自动清洗装置进行日常清洗。
4.2.6污泥浓缩池
CASS 池产生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缩池进行浓缩沉淀,经重力浓缩后,浓缩产生的上清液收集后,靠重力排入厂区内污水管道并送回污水提升泵站集水井内。污泥浓缩池所在区域位于污泥脱水机房一侧,便于污泥泵输送。污泥浓缩池土建一次建成,共一座分为两组,设备分期安装,每组平面尺寸为7.6 m×6.4 m,进泥含水率为99.2 %,浓缩后含水率为96.8 %。
4.2.7污泥脱水机房
污泥脱水机房土建按2 万m3/d 规模一次设计建成,它由污泥带式脱水机,絮凝剂投加设备和螺旋输送机,空气压缩机等组成。污泥脱水机房设计采用二台带式脱水机,一用一备:通过螺杆式污泥泵将污泥浓缩池的污泥抽送到带式脱水机内,经多道压榨脱水后的污泥通过无轴螺旋输送机被直接送至停放在装料车间的污泥专用运输车斗内,外运焚烧发电。脱水机房由独立小型PLC 控制其进泥,加药絮凝及脱水,也可手动操作。主要设备:带式脱水机2 台,带宽为1.2 m,功率1.85 kw。加药设备一套,空气压缩机一台,无轴螺旋输送机一台等。
5 结语
CASS 工艺是以生物反应动力学原理及合理的水力条件为基础而开发出来的一种具有流程简单,运行灵活,可靠性好,适用范围广,适合分期建设等优点的废水处理新工艺,而且占地少,投资省,运行费用较低,自控程度高,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和值得推广的污水处理技术。
实践证明,CASS 工艺日处理水量小则几百m3,大则几十万m3,只要设计合理,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它比传统活性污泥法节省投资20 %~30 %,节省土地30 %以上。
参考文献
[1]王福珍.污泥膨胀问题与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J].中国环境科学,1995,15(2):131-141.
[2]KIR KWOOD S.Yannawa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Bangkok,Thailand):design,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50(10):221-228.
[3]霍艳.ICEAS 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运行控制实践[J].给水排水,2008(6):40-43.
[4]杨亚静,李亚新.CASS 工艺的理论与设计计算[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3):186-188.
(本文文献格式:段果.CASS 工艺在生活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2,39(1):196-197)
[作者简介] 段果(1986-),男,四川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处理。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