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中美外交气候交锋:或将重构气候变化的国际规则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一位来自挪威的专家巴德兰则认为:“为了把美国拉入局,欧盟才想到一个在《京都议定书》和美国可能接受的框架之间的一个提议。”


  长期以来,美国以石油、汽车等行业为先导的传统工业界,一直拒绝在资金和技术上资助中国(对没有竞争关系的最不发达国家则没有限制),其理由是不能用美国的资金补贴发展中大国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这个主张,也直接让布什政府在8年前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而退出《京都议定书》。


  进入2009年,奥巴马政府本来提出一项更为理想化的主张“征收碳排放税“,但却受困于美国国内政治、经济架构而寸步难行。


  除了传统工业界的反对,奥巴马政府还有一些实际的考虑。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医改方案,美国国会迟迟不能通过。按照美国政治规则,国会很难同时将“两张牌”一起通过。在医改这张国内牌和气候变化这张国际牌之间,奥巴马政府只能先选择前者。“这就需要国际社会帮美国政府一把”。喻捷说。

 

  一场大戏就此拉开序幕,欧盟开始与美国唱起了双簧。气候专家观察出的脉络是:欧盟向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最为积极,此番在内部也无消极声音,缘何突然转变立场与美国一致?这显然是哥本哈根会议迫在眉睫压力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在欧盟扮演红脸之前,中印两国已经扮演了黑脸的角色,携手缓解了美国政府的压力,间接向美国国会施压。在胡锦涛9月下旬的“积极表态”之后,印度环境部部长贾伊拉姆·拉梅什表示:“印度政府计划在2011年之前设定燃料效率目标,到2020年将新再生能源的使用率提高到20%。”另外,印度还将设定建筑能效标准并从2012年开始实施。


  欧盟和发展中大国的默契,等于告诉美国国内的反对方:如果谈不成,大家将面临双输的格局。在另立规则流产的情况下,如果不想双输,除了接受《京都议定书》,按照巴厘路线图前进,美国别无选择。


  “目前来看,美国政府尽管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但哥本哈根会议取得很大突破的可能依然不大。”喻捷说,“按照程序,奥巴马与国会就气候问题的再次过招,将被安排到明年3月份”。


  庆幸的是,哥本哈根会议并非大限。按照《京都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的安排,各国需在2010年底以前谈出框架,为2013年以后的全球减排做出安排。“今年如果谈不拢,明年的会就得开得更多。即使开会多,也还会有谈崩的危险”。喻捷说。


  而即将踏上中国土地的奥巴马,此时正在指挥幕僚抓紧进行与中国的磋商。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两个国家,或将重构气候变化的国际规则。      杨中旭 

3页 当前为第 3[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