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新能源产业突飞猛进 发展遇瓶颈

发布时间:2010年9月1日 来源:中国工业电器网

....

    来自中外的顶级能源专家和政府官员将对新兴能源产业可继续发展历程中的生长烦恼”给予破解。即将举行的欧洲和中国战略合作与发展论坛”能源专场上。


    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在内的新兴能源产业,国能源产业规划正在悄然变局。包括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洁净煤。将在10年间累计获得5万亿投资。毫无疑问,风电、光伏、核电产业投资加大都将给各自产业内的设备厂商带来巨大商机。新能源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发展也遇到一些瓶颈。


    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然而。一直都是热议的焦点。早在2009年9月份,多晶硅、风电设备被国务院列为产能过剩行列。尽管分析人士对产业是否出现过剩存在争议,但这给新能源产业发展敲响了警钟。


    近20个省份在申请或已建立新能源产业基地,据了解。其中大多数打出太阳能和风能牌。有数据显示,国光伏产业近5年来每年增长近150%风电增长也是翻倍。新兴能源产业近几年迸发式增长,很多产品从研制到批量生产周期太短,大干快上”隐患显而易见。


    关于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市场“供给过剩”说法再度袭来。不过对于新能源产业来说,随同着风电和光伏市场急剧升温。最尴尬的不只是产能问题,还同时面对着诸多发展瓶颈。


    新兴能源产业即将崛起,国际金融服务集团(UFS董事局主席何世红指出。激进能源产业也将实现产业升级的时刻,重新审视潜在风险和问题,关乎中国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方法。


    随着风能产业的飞速发展,以风电为例。中国风电呈现了过热”增长、并网尴尬等发展瓶颈。依照国家风电发展规划,哈密、酒泉、河北、吉林、江苏沿海、蒙东、蒙西七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将于2020年建成,规划到2015年建成5808万千瓦,2020年建成9017万千瓦,占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78%左右。


    各基地均被冠以“陆上三峡”称号。但与总装机容量不匹配的大部分风电基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风电总装机容量庞大。当地用电负荷低,自身消纳能力弱,风能资源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决定了大部分电量需在更大范围进行消纳。然而,这需建设大量远距离输电线路才干实现。


    由于风电的不稳定性,同时。远距离输电需与火电或水电捆绑,电网企业缺乏接受的积极性。因为风电规模比例越大,电网的风险、附加的服务利息越大。依照现有的电网架构和调峰能力,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预测,2020年风电并网容量最多达到1亿千瓦,而国家规划的装机容量目标是1.5亿—2亿千瓦,有1/3甚至更多的装机容量无法并网。扩大装机规模的动力一旦消失,风机需求会有停滞的风险。


    风电产业还面临着来自上游制造业的价格战和核心技术的短板问题等一系列考验。中国风电装备业将由此步入“大浪淘沙”时代。除此之外。


    风电产业遭遇的瓶颈问题也同时出现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领域。


    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已经完成草案的制定。


    根据已曝光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草案,有消息称。为完成到2020年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销全球第一的宏伟目标,中央财政将投入巨资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资金额度超1000亿元。但是10年之后混合动力车型在中国实现1500万辆的突破”提法引起了质疑。分析认为,抛开技术问题不说,仅为此配套的充电站问题,目前还没有规范可言。


    一些专家学者依然对其发展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新能源汽车还面临着管理体制落后、充电困难、造价过高等三大发展难题,同时。尚须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政策支持助力实现产业化发展。


    纵观新能源产业的推进进程,显而易见。几乎每个子行业都被重复建设、产能过剩、体制制衡、供需失衡等传统工业的弊端所笼罩。新能源产业沾染激进工业体系的弊端将成此项规划未来十年执行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