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高层动态 » 正文

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毫不松懈推进污染物减排

发布时间:2009年8月29日 来源:网易财经

....

  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在第四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上表示,当前欧美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发展的先机和产业的制高点,这对中国来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为此,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李干杰表示,环保部将继续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毫不松懈地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保证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适时规划环境制度,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项目,组织开展低碳和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示范,积极参与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深化政府的绿色采购,继续推动环境标志认证工作的开展。总之,我们将按照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以下是李干杰的发言实录:

  李干杰:各位院士、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环境保护部向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由于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为应对危机,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计划和措施,以促进和推动绿色环保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寻找新的绿色发展机遇。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也成为了全球的热点。当前欧美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发展的先机和产业的制高点,这对中国来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绿色财富论坛为我们探讨如何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原,将会改变全球经济发展的局面,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发展绿色经济有助于我国将传统发展模式下面临的挑战转化为谋求新的发展模式的机遇,有助于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就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来解决环境问题。

  在推动绿色经济的进程中,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许多重大的行动,其中就包括:

  第一、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的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要减少10%,这是两个必须完成的约束性的目标,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节能减排工作应该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2008年底,单位GDP的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10.4%,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了6.61%,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下降了8.95%,从目前的情况看,预计“十一五”二氧化硫的减排目标今年就有可能实现,也就是说提前实现,化学需氧量的的减排目标明年是应该能达到的。

  第二、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以企业、工业园区和区域等为重点,迅速进入试点示范的阶段。去年8月,我国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这部法律的实施意味着我国的循环经济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截止到今年6月底,我国共有26个省市、33个产业园区、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等84个重点行业,再生资源加工基地,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等开展了试点工作,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第三、加快构建环境经济政治体系,发展绿色经济需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基地政治,2007年以来,环境保护部与有关部委合作,积极开展环境税费、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生态补偿、绿色贸易政策等各项环境政策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有力的促进了企业治理环境的污染。

  环境保护污染在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说负有很重要的责任,今后,我们将继续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毫不松懈地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保证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适时规划环境制度,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高资源消耗的项目,组织开展低碳和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示范,积极参与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深化政府的绿色采购,继续推动环境标志认证工作的开展。总之,我们将按照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新道路。

  女士们、先生们,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们需要化被动为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希望社会各界、与会代表将绿色发展根植心中,大力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创造以不损害环境、资源为代价的良好环境,为我国以及世界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最后,我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