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家发改委官员表示,目前中国除了CDM (清洁发展机制)市场发展较好,总体上还处于碳交易的尝试阶段,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一些试点示范寻找对中国发展和减排有利的碳交易模式。对碳交易要以积极和谨慎的态度应对。但种种迹象仍然表明,我国碳交易已进入试点阶段。7月下旬,在由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主持的一次闭门会议上,“十二五”期间碳交易方案的试点被提及,这也被看做是国内碳交易序幕的开启。8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刚刚宣布“五省八市”作为低碳省份和低碳城市试点。而北京、天津、上海也都已经成立了交易所,进行节能减排方面的交易工作试点。
目前,我国碳交易试点方案如何确定尚没有定论。有消息透露,争论的焦点在于,是选定某些行业还是某些地区先行试点,再逐步铺开。但最新一期的《能源》杂志分析认为,碳交易的试点方式或许还存在另一种可能:由国资委参与组建碳交易试点平台。
碳交易试点能否试出市场空间?
碳交易市场交易主体形成后,在碳交易平台、清算结算机制、监管体系的建立方面,需要一些金融交易所和金融、审计机构等的参与,但本质上与其它金融交易市场建立的过程类似。实际上,这些也就是碳交易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
碳交易市场是金融市场,但与以实物为标的的普通金融市场不同,其交易标的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这样,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更是避免不了对各种硬件和软件条件的要求。那么,通过试点证明碳交易的可行性,并对碳交易市场的运行积累足够的经验就成了正式建立交易市场之前重要的准备工作。
通过碳交易的试点计划,总量限制与交易机制等体系的交易规则和程序可以得到测试,参与者也可以通过交易的经验更好地理解这种市场化的减排方式。同时,排放的数据收集、审计和交易本身都可以通过这个过程走向标准化。另外,除了交易参与者外,监管者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相当多的经验。
低碳技术知识产权圈地运动开始?
随着碳交易市场的推进,能制造出清洁能源的低碳技术必将成为下一热点。近日,高举全球第一个非政府组织联合举办的以“普及低碳理念,实践低碳生活”为宗旨的国际综合博览会的大旗,“首届中国太阳谷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宣布将在位于皇明集团打造的太阳谷开幕,作为全球最大的低碳产业聚集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高科技孵化器,皇明太阳谷正试图打造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概念、新观点、新技术,为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全面发展配备了加速器。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曾提出两个“圈地”的概念。一是“市场圈地”,开拓市场,打造品牌,在消费者心中进行“圈地”;另一个是“知识产权圈地”,包括技术、设备、工艺甚至标准,这是作为市场开拓者的必然选择。至此,太博会背后所隐藏的中国太阳能企业欲开始的低碳技术知识产权圈地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在记者实地参观太博会时发现,太博会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皇明的房地产项目———蔚来城,皇明集团一再宣称,皇明不做房地产,于是,黄鸣一直所推崇的房地产项目中的低碳技术就不得不引人遐想:难道皇明要卖技术?对此,黄鸣依然顾左右而言他:“蔚来城作为皇明节能示范小区,它将成为中国节能建筑推广示范的样板,它所有的能源均来自太阳能,包括供水、泳池、照明、采暖、制冷等。”
据悉,“微排能源”是新能源的发展方向。更环保的创新科技为皇明洁能创造的中国太阳能可持续发展模式开拓了一条“商业与环境的和谐之路”,实现了环境与市场、产业的共赢。同时,多年来,皇明致力于为全球的能源替代寻求解决方案,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太阳能应用热潮,也为行业内的中国力量崛起创造了优势环境。目前,在皇明洁能的推动下,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经占到世界90%,热利用产业占到78%,总的占60%以上,成为太阳能大国,正在向太阳能强国前进,这对于改变中国的能源消耗形象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黄鸣向记者透露,皇明集团正在与国家相关机构合谋推出一个大“阳谋”,以应对欧美国家关于碳排放的“阴谋”。虽然目前对于此“阳谋”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见其应该与碳交易市场有关。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