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范德瓦尔斯—塞曼研究所国际顶尖材料物理学家弗兰克教授亲临海安,就国际最新的新能源应用举行专场学术报告会。与弗兰克教授已往的任何一场学术报告会不同的是,这一次台下的听众,是成立仅两年的江苏华源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25名员工。
国际顶尖的材料物理学家,为什么会给这些初出茅庐的后生小辈做起学术报告呢?原来,这家专业致力于氢能燃料电池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办人翱翔博士,正是弗兰克教授得意的弟子。12月1日是江苏华源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两周年的大喜日子,不搞庆典活动,而是举行了这场对企业后续发展意义重大的学术报告会。
其实,从华源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诞生的第一天起,弗兰克教授就一直关注着他最得意的弟子的“杰作”的进展,对企业发展的每一个步骤都很熟悉。但当弗兰克教授真正来到海安,踏进公司的大门,还是被眼前的一切震惊了,一向对弟子要求苛刻的他也连竖大拇指:“不可思议,太快了,短短两年时间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不可想像。”
确实不可想像。就是在翱翔博士自己看来,也是收获丰厚。
翱翔,这位1962年出生在沈阳的北方汉子,对学术研究有着信仰般的执着。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后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范德瓦尔斯—塞曼研究所,师从弗兰克教授专攻材料物理学。在范德瓦尔斯-塞曼研究所6年,其研究涉及超高强磁场、强磁材料、功能材料等,50多篇学术论文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1997年起潜心从事世界前沿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并很快跻身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的资深学者行列。
氢能燃料电池作为新一代绿色能源系统,具有无噪声、无污染、高发电率、移动性强等特点,是世界公认的21世纪十大高科技发明之一,在便携式移动电源|稳压器,航天、军事领域以及分散式电站供电电源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2005年翱翔博士带着创业报国的雄心斗志回到祖国。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朋友将他介绍到海安。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厚的发展氛围,特别是县委县政府亲商、爱商的真诚,打动了他,从此翱翔博士就与海安结下了不解之缘。2005年12月,江苏华源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海安县城朝阳南路29号正式揭牌成立。
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创业之初的艰难可想而知。但翱翔是一个打拼事业与研究学术一样执着的北方男人,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拦路虎”降伏,创造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公司成立仅仅半年时间,就研发成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燃料电池核心部件膜电极。短短两年,公司已经建立起世界一流的3000平方米无尘车间和4个燃料电池膜电极开发实验室,员工也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2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人(外籍2人),副高级工程师10人。公司建立起与省内多家知名大学正常合作关系,数十名知名教授、专家成为公司的科技顾问。今年9月,燃料电池的实验室开发研究全面完成,并成功实现了试生产,即将步入产业化生产。到目前,公司已取得3项专利技术,成为我国少数几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独立开发燃料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翱翔博士本人也因为业绩突出被推选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目标人才和江苏省6大人才高峰计划项目负责人。
将“华源氢能”打造成中国氢能第一品牌,是翱翔矢志不渝的理想。在翱翔的发展蓝图上,包括研发中心、关键零部件生产、电池组装和集成、制氢企业、储氢技术和关键原材料的开发与生产在内的一条完整的燃料电池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翱翔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实现从试生产到产业化的过渡,到2010年实现产销过亿。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