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央企血拼新能源市场 福祸几何?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1日 来源:科技日报

....

    对于未来中国庞大新能源市场的争夺,已然进入了白热化。近日,中国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开标,大唐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公司中标滨海项目,中电投集团获得射阳项目,山东鲁能集团与龙源电力分别拿下东台和大丰项目。对于该结果,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竞标企业“低价换市场”行为的忧虑。


    据介绍,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于今年5月启动,共有4个项目,均位于江苏,其中2个近海风电项目位于滨海、射阳两地,装机容量各为30万千瓦;另外2个潮间带发电项目位于东台和大丰,装机容量各为20万千瓦。尽管最终的中标价格已经剔除了最低投标价,但4个项目的中标价最高仅为0.74元/千瓦时,最低只有0.62元/千瓦时,远低于业界预期。其中,地处潮间带的东台项目报出的0.62元/千瓦时价格,仅比江苏当地陆上风电固定电价0.61元/千瓦时高出0.01元,这与海上风电运营成本远高于陆上风电的业界常识相悖。全球最大风机制造商——维斯塔斯(Vastas)全球技术研发总裁马德森就此表示,虽然各个项目略有出入,但单位装机的海上风电项目投资起码要比陆上风电高出两倍以上。


    据此可以看出,此次特许权项目招标出现0.6—0.7元/千瓦时左右的低价,在于企业投标只是为抢占市场先机。以目前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的技术和成本而言,在国家给予相关政策优惠和资金补贴之下,实现平价上网尚有距离。以海上风电为例,如果将来所有的海上风电项目均以该价格为准,整个行业将难以为继。

 


    参与本次首轮海上风电特许权经营投标的企业中,只有中海油一家企业具备多年海上作业经验,但中海油报出了超过1元钱的电价。李俊峰表示,这非常值得市场思考。而另一方面,相关中标企业早已直言,市场不需要对目前这个中标价过分担心,“大家只是(将这次投标)作为一个探索,可以理解,下一步关键是要把整个海上风电产业尽快建设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与之前光伏项目投标的情形类似,投出低价参与“火拼”的均为实力雄厚的大型央企,而民营企业将在新能源发展的盛宴中获得怎样的角色地位?针对这种情况,李俊峰表示,能源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必须依靠大规模经营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能源资源向大型能源投资商集中符合普遍市场规律。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