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云贵大旱,河床见底,草木枯萎;年中,抚河决堤,河水奔涌,侵袭数镇;7月,紫金矿业有毒废水泄漏,近万立方米废水倾入汀江;随后,大连输油管爆炸,1500多吨原油泄漏入海;紧接着,吉林7000只化工原料桶落入松花江……
站在2010年岁末回看,无论是因为天灾还是人祸,这一年与水有关的重大事故屡屡在中国发生,令人触目惊心。水危机不再是科幻电影中虚构的末日,也不是与我们相距遥远的他乡之事。
干旱、洪涝、污染、水质下降,这些严峻的挑战几乎已经凸显于各地。我们如今面临的水危机,其影响已从原来的大江大河,渗透入每个人的生活、每家企业的运行、每个城市的发展。
而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人类社会对水的巨大消耗还将持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曾经指出:“由于世界人口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和各国发展的需要,世界水资源供应日趋短缺。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半人口用水高度紧张。”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也曾发布报告说,全球正面临“水破产”危机,水资源今后可能比石油还昂贵。
水危机有可能造成的险境在中国已经越来越显露无遗。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世界上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14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多一点,列全球第88位。在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中,可利用水的储存量仅为1.1万亿立方米,而目前全国年用水量已达560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用水量占到存水量50%以上。另外,用水量还在以每10年1000亿立方米的速度增长。按此趋势,中国的用水量正在逼近可用储量的极限。
正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晓昌所言,水资源短缺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用水不足,还包括水环境恶化。因为水资源的过量开采,也会导致水体生态失衡后加剧水环境污染。目前,中国北方六省区市的水资源开发率已达到57%,个别流域更高;而海河、淮河和黄河的污染问题,均已成为严峻的现实。
2010年11月30日,由《第一财经日报》主办、旭化成集团承办的“中国水处理技术高峰论坛2010”在上海举行。国内水处理理论的权威、水处理技术领域的顶尖企业和水处理市场的客户云集于这个以“净化、责任、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共同研讨中国水处理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