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市场行情 » 正文

全球审查施压 核电业或进入“紧缩”期

发布时间:2011年3月18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

....

  2005年以后,核电业发展停滞的状况被复苏取代。俄科院核能安全发展问题研究所第一副所长拉斐尔·阿鲁秋尼扬解释说,“世界开始了核复兴,因为几乎所有大国都意识到,包括生态清洁能源在内的稳定能源保障问题只能靠发展核能来解决。”结果连德国也表示,它已在精神上做好了修改核电禁令的准备。 

  俄罗斯和中国也表现出了新的核能野心。俄原子能署署长谢尔盖·基里延科5年前呼吁2030年前在全国建造约40台核电机组。梅德韦杰夫总统将核技术列为国家现代化的最重要领域之一。普京总理在讲到俄罗斯的核计划时说:“我认为,我们完全有能力在世界核电站建造和开发市场占据不低于25%的份额。”中国也宣布了史无前例的核计划,规定在2020年前将核电站产能提高7倍。也就是说,10年间中国每年将有6台—7台新核电站机组投入运行。 

  但现在所有核能计划可能再次被无限期推迟。一些专家担心,在“日本切尔诺贝利”的影响下,德国和其它国家的舆论可能再次抨击核电业。反对核电站的人又一次确信,核电业者不能保证核能的安全性。俄罗斯环保公益组织“生态保护”的主席弗拉基米尔·斯利维亚克本月13日说:“日本事件无疑显示了核工业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堪一击。而这彻底粉碎了现代化核能安全可靠的神话。” 

  目前俄罗斯正在国外承建5台核电机组,还有近10个这样的项目处于马上准备落实的阶段。俄原子署还有30份在世界不同国家建造核电站机组的订单。 

  美国核能产业原本也是经济复苏的重要砝码。奥巴马的2012年预算案编列36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鼓励兴建核电厂,他还指示投资数亿美元加强核能研究与现代化反应炉设计。核能业智库“核能研究所”发言人表示,日本事件不会阻断美国核电复兴之势,因为包括美国在内,全球核电厂都将从日本事件学习教训,全力防患于未然。但前核管会主席布拉福表示,美国人将对核电持更加质疑的态度,也更加不愿核电厂盖在自家附近。几大国家的核能发展规划若受干预,在高油价威胁下,经济发展势必受到影响。 

  核电发展在被质疑过程中,其他能源迎来冒头发展迹象,但如果回归传统油气资源,全球经济恐被高价所“绑架”。 

  中石油经济研究院市场研究所所长单卫国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日本会淘汰一些老的技术和老的核电站,这就要寻找替代能源,比如增加天然气的进口。“日本去年进口天然气7000万吨,今年日本的天然气进口有可能增加1000万吨。这会推高天然气的价格。目前全球天然气是相对过剩的,日本的增加进口会提前结束过剩状况。” 

  单卫国同时表示,虽然包括风电和光伏在内的新能源的前景很好,但是新能源短期还是很难发挥重大作用。 

  新核电站建设的拖延和旧核电站加快关闭,都将促使发电企业投资于天然气,作为安全且容易获取的主要能源来源。随着市场对不同的因素做出回应,天然气价格已逐渐与石油脱钩———主要因素便是美国快速转向新开发的非传统页岩气供应。美国生产商已在计划以欧洲为起点,发展自己的出口市场。新的天然气供应不仅仅来自俄罗斯和卡塔尔,还包括挪威、中亚、特立尼达、尼日利亚、北非和地中海东部———最近几年,以色列最重要天然气气田中的两个都是在地中海东部发现的。 

  与核能相比,天然气看上去安全且容易开采,资金成本较低,对于投资者而言回收期也较短。过去几天的事情可能会让日本决策者相信:进口天然气仍是最为容易的选择。不过依赖于天然气有其政治复杂性和风险,特别是在欧盟缺乏完全一体化的电网的情况下。延续数年的“俄乌斗气”总让欧盟天然气用户提心吊胆。 

  近期中东地缘政治风波又让油价“飞”得让人心惊,显然如果不拓展新能源,世界经济复苏将更加吃力。 

  李俊峰对本次事故对全球的能源格局带来的影响持谨慎态度,“很难说全球会增加天然气、煤炭等其他能源的需求,这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但他表示,日本的核事故对全球的经济打击会很大,有可能进而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4页 当前为第 4[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