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委托广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对白鹅潭及海心沙周边地区夜景照明提升项目设计公开招标,工程投资总额初定1.5亿元,由政府出资。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媒体的一片质疑声:“花了2个亿元的亚运珠江光亮工程,为何又要投入1.5亿元的巨资?”“上亿元的投资,为何不开听证会,向公众征求意见?”“光亮工程每天至少要花掉15万元的电费,与节能、低碳是否背道而驰?”
4月28日,面对质疑,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正式书面回应人民网记者,表示珠江光亮工程将以“不扰民”为第一前提,同时启动农村路灯建设惠民工程。
光亮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认为,随着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相应快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城市晚间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在居所外的活动时间逐渐增长,相应的对城市夜间环境也提出了更高品质的要求。可以说,光亮工程是一个城市发展、经济发达、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展现了一个城市的现代、时尚、文明、活力、幸福程度。光亮工程不止是广州或者中国才有,法国巴黎、韩国光州、美国拉斯维加、日本东京,以及香港、北京、上海、重庆、南京等城市,无不是把光亮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到2010年广州亚运会,“以城市为背景,以珠江为舞台”的高水平的亚运会开幕式使广州一夜成名,应该说,珠江光亮工程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它充分展现了广州时尚之都、活力之都的魅力,让整个亚洲都看到了广州的迷人风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早在2008年,当时的广州市建委就会同广州市规划局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委托相关设计单位完成了《广州市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根据《规划》,广州市夜景照明实施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亚运开幕前重点实施阶段;第二阶段为亚运后的重点区域局部提升;第三阶段为远期实施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实施。
的确,珠江两岸的夜景照明在亚运期间满足了市民的要求,增加了市民的幸福感。亚运结束后,部分亚运庆典灯光拆除,珠江两岸的夜景照明有所减弱。中央电视台在为拍摄广州夜景宣传片时也曾建议,白鹅潭地区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物不多,两岸的夜景照明缺少载体,显得不够突出,可适当进行调整,增加亮度。因此,有必要对珠江两岸现有的夜景照明进行巩固和局部提升。为了更好的落实广州市夜景照明的可持续性发展,并探讨城市夜景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等问题。亚运会后,广州市城建委多次邀请业内专家、学者进行研讨,并邀请全国其它先进城市的照明管理同行对广州的夜景照明提出完善提升意见。根据《规划》并结合专家及各兄弟城市所提的意见,广州市城建委委托相关设计单位完成了《广州市珠江两岸夜景照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而最终确定了第二阶段工作实施的内容和范围。
根据《可研报告》,此次工作的范围为海心沙、白鹅潭周边区域及二沙岛沿岸。主要实施内容为:一、将亚运期间部分临时性夜景照明设施改建成永久性夜景照明设施;二、结合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优化提升珠江沿岸夜景照明设施;三、二沙岛沿岸夜景照明建设。其中,公共信息发布平台由广州市城投集团负责具体实施,主要用于城市免费公共信息发布,但也可适当引入商业广告,作为经营性项目进行运作。
至于重大项目是否需要听证,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宣传处处长李佑军告诉记者,该照明工程尚在设计招标阶段,待设计招标尘埃落定,相信会按程序确定是否报广州市人大审批。此外,他们希望把认真回应媒体的过程尽量作为一个公众参与的补充过程。
设计以“不扰民”为第一前提同时启动农村路灯建设惠民工程
随后,广州市城建委于近日进行了海心沙周边和白鹅潭地区光亮工程公开设计招标。此次公告的内容为设计招标,相关招标公告中提到的1.5亿元,是根据《规划》和《可研报告》中建议实施范围内工程总投资估算量。主要是确定一个设计单位来完成总体设计方案,这样便于整体效果和投资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段完成施工图设计,并根据逐年的资金安排情况分阶段分步骤来实施,1.5亿元不仅用于海心沙和白鹅潭地区,同时还包含下一阶段计划要实施的其它地区。
广州市城建委明确表示,后亚运时代的珠江两岸光亮工程会更完善,重点是对现状查缺补漏,不会把现在已经建好的拆掉重来。未来安装的光亮工程照明,都会严格按照广州市规划局编制的专项规划文件,哪个区域照明可以强、哪些区域照明要弱,规划文件今年“电荒”为何提前到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