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中国经济面临水资源挑战

发布时间:2011年6月4日 来源:路透社

....

 

  肖功国和王固珍(均为音译)老两口在几近干涸的洪湖,喊着号子,艰难地推着渔船向前走。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数月的乾旱让中国再次警觉,有限而常被滥用的水资源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会形成怎样的制约。


  早在本次乾旱发生前,洪湖附近一些较小的湖泊就已逐渐消失,被农田和渔场取代。


  长江水还将被调往北京和其他缺水的北方城市,但即将担负南水北调重任的丹江口水库正处于十年多来的最低水位。


  本轮乾旱的受害者不仅包括庞大的三峡大坝,更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像肖功国和王固珍这样的农民。


  “我活了70年,还从来没见过这麽糟的情况,”肖功国谈到洪湖旱状时说,“你可以在湖里跋涉行走,水就到膝盖那里。”


  据中新社报导,洪湖面积已经大幅萎缩至大约207平方公里,大部分地方水深不过30厘米。当地居民说,在这个季节,湖水本来应该将近一人深。


  “我们以前只担心洪水,而不是乾旱,”肖功国说。“总不像现在这样糟糕。”


  感同身受


  在广袤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许多居民都有类似感觉。


  政府官员称,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在经历50年来最严重的乾旱,降雨量比平常少了40%-60%。


  在洪湖地区,成千上万的农民面临粮食和鱼虾绝收的风险。如果短期内不下大雨,居民饮水都将出现困难。


  长江沿岸的许多其他地区仍有足够水源可以养活大片稻田。中国经济规模之大也足可以吸收此次旱灾冲击,而不至于拖累整体经济增长。


  但专家警告,持续不退的旱情带来了其他更重要的教训。本轮乾旱过去後,受灾地区肯定会出现新的汛情和旱情,中国经济也会越来越容易受到水资源短缺和分布不均衡的冲击。


  中科院水利专家夏军说:“单单今年这场乾旱不会导致中国经济崩溃,但肯定会造成影响,反映出水资源压力给中国带来的威胁。”


  中国仅拥有全球淡水资源的6%,但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夏军和其他专家称,全球变暖可能会让中国缺水状况更加严重。


  夏军说:“以前曾发生更大的旱灾,但现在情况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因为经济发展正给水资源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灾害影响的方式和范围也在扩大。”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