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市场行情 » 正文

光伏市场进入寒冬 部分上市公司拟退市

发布时间:2012年1月19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

  最困难的时候,往往又是孕育希望的时候。


  2011年,光伏市场遭遇仅次于2008年的行业寒冬,大多数光伏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行业之惨,从一个现象就能得到印证:多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光伏企业的首席财务官(CFO),纷纷选择离职。此外,多家上市公司还启动在美退市计划。


  然而,就在行业绝望之时,德国、意大利市场传出太阳能电池板大容量装机的好消息。德国、意大利市场的利好数据,让光伏业缓了口气。不过,市场人士也承认,德国、意大利市场的井喷,是为了能赶在2012年1月1日前“享受”装机补贴政策,这一增长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且多晶硅和光伏组件的价格仍然在低位徘徊。2012年全球光伏产能过剩的格局并没有改观,现在说光伏市场触底反弹为时过早。


  多家上市公司CFO离职


  中国多晶硅和光伏组件产能占据了全球半壁以上江山,是名副其实的光伏制造大国。仅仅在美国上市的中概光伏股,就多达11家。如果算上在内地A股和在香港H股上市的光伏概念股,上市的光伏企业超过20家。


  上市企业是行业的龙头,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这些行业龙头的日子可谓举步维艰。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半年内,11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太阳能公司,就有包括尚德电力、晶澳太阳能、昱辉阳光和阿特斯太阳能4家的CFO选择了离职。圈内人士透露,还有多位CFO也已经动了离职的念头,等待拿完春节的年终奖再另谋高就。


  CFO之所以纷纷选择离职,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因为在行业景气度陷入冰谷的时候,光伏企业经营遭遇了巨大困难,“缺钱”成为光伏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根据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2011年三季度财报统计,主要光伏企业的负债率已高达70%,可谓债台高筑。银行、资本市场乃至投资机构,都对光伏产业避而远之。


  “各种找钱的途径都被封死了,CFO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压力太大,只能选择离职。”一位去年10月份从某上市公司离职的CFO私下告诉记者。


  在CFO出现离职潮的同时,中概光伏股还在酝酿退市潮。去年12月14日,因股价在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太阳能科技股中国科技收到纳斯达克退市通知;12月21日,股价长期处于1美元上下的中电光伏为提振股价,宣布了三股并一股的并股计划,但股价再次应声大跌8.63%。此外,记者还从英利绿色能源、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等公司了解到,这些公司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都纷纷选择了启动退市计划,希望能重返市盈率更高的A股或港股上市,解决目前面临的资金难题。不过,由于退市需要从股民手中赎回股票,需要一大笔现金,这对这些公司来说,也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德、意市场年底现井喷


  就在市场陷入崩溃边缘的时候,德国、意大利市场挺身而出,挽救了光伏产业。德国和意大利光伏市场几乎占据了全球光伏装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对于光伏产业来说,德国、意大利市场的兴衰,决定了整个行业的兴衰。


  冬季本来是光伏装机的低谷,但是,德国电网监管部门本月9日宣布,去年12月,德国的太阳能电池板装机量达到3GW,创下有史以来的单月装机最高纪录。当地行业组织初步估计,2011年全年,德国的太阳能装机总量可能达到历史最高的7.5GW;处于主权债务危机之中的意大利,却在光伏装机上获得了突飞猛进,2011年意大利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8GW,超过德国,成为2011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公布的数据显示,得益于德国和意大利创纪录的光伏装机量,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28GW,涨幅为54%。


  得益于德国、意大利光伏装机市场年底的井喷,此前困扰整个行业的库存问题得到极大缓解。德银的分析师维萨尔上周发布报告指出,太阳能企业目前的库存水平达到了创纪录低位,这可能预示着今年上半年的需求前景会不错。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