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的有关信息显示,中国正努力探索多种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要开展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试点。
“我国在环保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明确的,就是与世界各国一道团结起来,共同保护人类的家园,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气污染治理等环保议题。”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吉林省生态学会理事长盛连喜说。
他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样,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确定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单位GDP的二氧化碳降低40%至45%;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达到15%,同时还要增加森林碳汇。
“虽然我们的人均碳排放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仍然把节能减排作为我国仅有的几项约束性指标之一,抓得非常紧,积极推进,每年都有大的降低,但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包景岭评论说。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国实现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9.1%、节能6.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的目标责任。“十二五”期间,中国又确定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6%、碳强度下降17%”的目标。
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目前中国已启动了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7个省市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为今后“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有益探索。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