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入冬以来,我国许多城市持续发生雾霾天气,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很多城市雾霾天数已达全年的3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全年的一半左右,其根源就是大气中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大学副校长苏蓉说,开展监测只是第一步,PM2.5监测只相当于对大气质量的“体检”,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治理抓起,尽快开出科学治理的“药方”。
她建议,应进一步完善PM2.5控制的法规体系。按照环境保护部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的技术标准,加快制定出台《国家尘污染防治办法》和《国家清洁空气“十二五”行动计划》,建立大气PM2.5评价体系。
尽快建立PM2.5等大气污染物监测体制。一是建立完善全国范围的PM2.5监测网。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首先在本地区建立起PM2.5监测网,然后实行跨地区联网,最后实现全国范围的PM2.5监测联网。二是建立PM2.5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经济区等区域为重点,实施PM2.5等污染物协同控制,互通PM2.5监测情报,联合治理PM2.5污染。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