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众专家激辩新能源技术商业风险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9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节能汽车、废物管理等技术已经在那了,缺乏的是大规模的执行和政治意愿。”10月27日,瑞士高工能源管理中心主任汉斯·普特根在“2009年日内瓦对话中国年会”的演讲中表示。


  与会者对于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但是新能源的供应能否稳定持久并保持增长,新技术高昂的成本都是能源企业无法规避的“拦路虎”。


  在对话中国年会的第二天,新能源成为会议讨论的主题,与会者一起为新能源技术的商业前景出谋划策。


  “有人声明说到了2015年,我们会在减排问题上有重大的进展,可是那个时候做这种声明的人都已经不掌权了,连是不是活着都不知道了。” 普特根说。


  这是新能源领域从业者普遍的担心。即便是一个短期投资项目也需要至少10年时间,可是考虑到政府的更迭,政策却有两三年一变化的风险。


  “现在就像一场赌博一样, 如果我猜中了,就赚了一大笔,如果不是,那就玩完了。”五大独立能源贸易公司之一的Mercuria能源公司气候变化事务条规事务负责人Andrei Marcu说出了他的顾虑。


  在年会上,中国发改委国家节能中心主任李仰哲向所有与会者传递了中国政府的决心,来打消业界普遍的忧虑。


  “中国政府已经把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把节能作为保障能源安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长期战略。”他表示,“可以肯定,节能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但是问题还不仅仅只是政治意愿和政策前景,施洛浦在对普特跟的发言进行点评时提出,另一个让企业家们止步不前的重要因素是,新能源技术变得越来越昂贵。


  即便是像美国杜克能源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担心新技术带来的成本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总是有人要付账单的,企业会把成本转嫁到最后消费者头上。有人说减排不会让任何人付钱,这简直是天方夜谭。”Andrei Marcu直言不讳。
  对此,杜克能源给出的破题方法是政府的支持。


  “作为新技术的先锋,我们也承担着更高的商业风险。所以我认为政府应该扮演的另一个角色是出台激励政策来帮助企业降低这些风险。”杜克能源副总裁大卫·墨勒(David Mohler)之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光伏、风能以及中国领先的球床核能技术是普特根所认为的具有良好合作前景的领域。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