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家电下乡”、“以旧换新”两大补贴政策落实后,从今年6月1日起,国家又开始推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补贴政策。
新补贴政策实施近2个月来,家电市场反应如何?今日,记者走访了三亚市国美、苏宁、信兴等各大商场,发现补贴政策并没有预期中的火爆。价格差价过大、节能补贴型号过少等原因,造成家电节能补贴产品市场遇冷。
节能家电门槛高型号少
尽管从6月起就国家有关部门已公布了各大家电补贴产品的具体目录,达到节能补贴标准的家电型号上万种,但目前商场真正在售的补贴产品占据家电总量比例没有超过1/3。
某空调品牌销售人员小吴告诉记者,由于受房价调控政策影响,较之往年相比,今年三亚家电市场普遍低迷。去年仅6至7月份他就卖出了1000台以上,今年至今还没达到去年销售量的1/4。“销售量太低,厂家积压产品过多,所以节能补贴产品也不敢多进货。”小吴对记者说。
某商家经销商负责人罗先生告诉记者,虽然节能补贴政策实施目的是优民惠民,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有很大难度。首先是产品必须要达到国家指定节能标准方可享受优惠,再是政策实施时间过短,从目录公布到全面铺货有一个过渡期,而且有些型号产品厂家还没有完成生产,这就造成了卖场里节能产品型号较少。
节能产品价格贵不实惠
入夏以来,三亚各大商场为了招揽顾客,大打国家优惠加厂家优惠的组合促销招牌。一款4590元的空调,在扣掉节能补贴加厂家补贴后,实际销售价格为3700多元,优惠了约19%。但记者在商场看到,尽管折扣看似很优惠,可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买账。
“节能补贴产品价格基本都在4000元以上,即使有打折扣,也和其他节能产品价格差价过大,看似优惠实则不实惠。”罗先生告诉记者,节能家电售价普遍过高,例如洗衣机,基本上都是在4000元以上产品才能达到节能补贴标准,售价过高令很多消费者望而退步。
此外,节能补贴标准过于复杂让消费者觉得看不懂。什么是节能产品,几级能效标准补贴多少钱,这些标准内容过于专业化让普通消费者看不懂,仅能凭销售人员的解释来大概判断选择产品。
节能补贴旨在减排而非促销
业内人士分析节能补贴政策遇冷的原因,认为目前大多数消费者仍持有传统消费观念,节能环保意识薄弱,加上厂家推广力度不够是目前节能优惠政策市场遭冷的主要原因。但随着节能产品占据市场份额比例的提高,节能产品会将成为未来的消费趋势。
此外,某热水器品牌经销商李丽希望如同“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一样,节能补贴也要统一标准化,这可以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也很容易算得清楚。
而消费者冯女士则建议,希望节能补贴幅度增大一些,产品型号也应增多一些。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