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能效标识竟可买卖 揭节能补贴三大弊病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4日 来源:中关村在线网站

节能补贴已经实施近五个月了,补贴产品的型号也在逐渐增多,消费者可选产品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不过,市场上依然出现了“骗补”等不和谐的声音,笔者在卖场购买节能产品,以....

节能补贴已经实施近五个月了,补贴产品的型号也在逐渐增多,消费者可选产品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不过,市场上依然出现了“骗补”等不和谐的声音,笔者在卖场购买节能产品,以及申领补贴时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最近甚至传出有买卖“能效标识”来造假的现象,节能补贴政策究竟怎么了?

 

能效标识可买卖 高仿标识能以假乱真

近日,有业内人士爆料,由于能效标识可以由厂家自己标注,流通过程中有中间商将低等级的能效标识撕下,换成高等级的能效标识,在监管上也缺乏强有力的处罚措施。

前不久,有媒体调查了解到,能效标识造假能达到“一般人看不出区别,只有工商部门能辨认”的水平,每张只需3元,而普通的造假成本甚至只需几毛钱。笔者登陆一些C2C的购物网站搜索“能效标识”,看到销售此类商品的商家达数十家,通过与这些商家沟通获悉,每个能效标识的价格在1元左右,标识为不干胶材质,具体厂商信息、能效等级、内容等可以随意定制。


能效标识网上可随意买卖

有业内人士曾说过,目前在家电行业“能效虚标”的情况比较泛滥,特别是一些小品牌更为明显,而消费者很难发现猫腻。比方说单门冰箱,1级能效和2级能效的耗电量只差零点几千瓦/时,由于没有专业检测设备,消费者不可能去检测产品中的耗电猫腻。家电的耗电量一般都比较大,稍有一些差别,在耗电度数中也难以反映。

 

分析人士称,能效标识上的各种数据都是由生产厂家自己标注的,这种企业轻而易举就能获得能效标识,为监管困难埋下了“定时炸弹”,此外,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处罚措施也变相滋生了某些企业的恶习,骗补获得的利润远大于罚款,因此,也就有许多企业铤而走险。

虚标能效的企业,既能赚取高额利润,又能获得一定的补贴,的确可以带来可观的利润,但如果行业这样乱下去,也有违政策的初衷,笔者还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监督力度,对于虚标的企业严打严查,不要给别有用心的企业虚标的机会,坏了整个行业的秩序。

近四成家电专卖店“废除”节能补贴

近日,有项调查显示,整个家电企业销售比例高达40%的专卖店擅自“废除”家电惠民补贴政策。家电企业回应称,因为家电惠民补贴的申领过程太繁琐,从而降低了其参与的积极性。


笔者也在一些品牌的专卖店发现,大部分专卖店都没有执行节能补贴政策,店员给出的理由是产品定价本身就很低,即使不执行家电惠民补贴政策,产品也比卖场便宜。为何节能补贴到了专卖店这里,就“废除”了呢?

有内部人士透露,不申领家电惠民补贴是因为申请环节过程繁琐,所以企业宁肯不要补贴,也不愿大费周折。并且,乡镇和城市郊区专卖店在整个渠道的销售占比越来越大,企业必须加强资质认证和日常管理的力度,才能使政策落地。

消费者:领取补贴并不可以当场兑付

节能补贴的领取在当初宣传时是这样的,消费者只需要持本人身份证,在收银台留下身份证复印件,填写领取购买节能家电确认单,从而获得节能家电补贴编码,凭这个编码,付款结算时在收银台直接从总金额中扣除相应补贴。

可是,实际操作中发现,消费者如果要领取补贴,待所购产品送到家中后,再拿着发票和身份证来卖场领取,这意味着消费者还需要再次去卖场领取补贴。原本笔者还在称赞此次国家推行的节能补贴,简化了许多流程,增加了许多便利的地方,如取消了户籍限制、结账时就可以领取补贴等等,可是实际体验过程中却发现,并不是这样。

日前,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适当简化家电节能补贴资金兑付程序,商家在销售时当场将补贴资金兑付给消费者。看来,相关部门也意识到了程序的复杂,要求当场兑付,笔者也希望,可以真正落到实处。

写在文后

节能补贴政策,可以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可是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补贴领取繁琐或许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竟然连能效标识都可以随意买卖,高仿的标识可以以假乱真,这无疑暴露了当前监管的不到位,笔者还望相关部门能加大监管力度,并加大惩罚,对于别有用心的企业,直接取消资格。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