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光伏产业连遭来自美国和欧盟的两记“大棒”,全球光伏贸易战愈演愈烈已不可避免。

昨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称已对从中国光伏企业进口的硅片、电池、组件启动反补贴调查。至此,欧盟也步美国后尘,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此前的9月26日,Solar World挑头的欧洲行业协会EU ProSun向欧盟委员会提出申诉,指控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主要部件受益于不公平的政府补贴。欧盟委员会称,从涉案的太阳能面板及其主要部件的进口额来看,这是到目前为止其接到的最大一起反补贴申诉。
欧盟目前是中国光伏企业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出货量占到中国光伏企业的70%左右。欧盟此举涉及其从中国进口的价值210亿欧元的光伏产品,并制造了全球金额最大的贸易摩擦案。
同一天(美国时间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作出终裁,对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做出“双反”终裁,开始对中国光伏电池征收惩罚性关税。
中国也已不甘示弱。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欧盟太阳能级多晶硅料进行“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11月5日,中国就欧盟部分成员国的光伏补贴措施,提出与欧盟及其相关成员国在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对此,一家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负责人称,光伏贸易战的背后是供需失衡,而需求萎缩的起因是欧债危机,“对一个缺钱的市场还能指望什么?”
“经济不好,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就有所抬头了。把内部矛盾外部化,把内部问题转移到国外。”民生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海生分析,“这就是打贸易战,而不是为了发展光伏。”
对于深陷困境之中的中国光伏企业,王海生称,未来就看新兴市场的开拓情况了,包括国内市场。另有一家国内光伏企业负责人称,中国政府会打开中国市场,到时候这场多国演义就看谁能撑得更久,活下来的就是胜者。
近期,中国政府对光伏行业开始频频实施救助计划,一系列的政策正在出台。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