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到“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社会共识,从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工作的酝酿、推进到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的开展实施,从第二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名单的高调发布到碳排放权期货推出在即,从污水处理投资显山露水到垃圾发电市场备受关注,再到工业固废处理处置行业升温……对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而言,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
主要目标如期完成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其困难复杂程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在2012年,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地区结构等结构性因素并未得到明显改变,甚至有向不利趋势发展可能的局面下,此项工作成绩如何?
国家节能中心主任李仰哲近日表示,“受经济下行的影响,2011年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很遗憾地没能完成,这对2012年而言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从一开始,2012年的节能减排工作就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会顺利完成目标。”
据介绍,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左右,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幅比2011年更大一些,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2%,氨氮排放量下降1.5%,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
一年来,我国政府克服重重困难,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加大新能源,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取得显著成效。
2012年5月以来,国家相关部委接连发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等政策文件,对节能减排相关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加以部署,而这也成为全社会行动起来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的方向和依据。其中,节能产业重点领域包括节能技术和装备、节能产品和节能服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重点领域包括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资源节约与利用;环保产业重点领域包括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环保服务等。
2012年6月1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启动“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围绕支撑高效节能产品推广、节能评估审查制度、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绿色建筑行动、淘汰落后产能等重点节能工作,计划在2012年、2013两年发布100项重要节能标准,其重点是终端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准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在不利的形势下能完成如此高难度的节能减排目标,国家的政策引导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发改委系统工作会议上,初步提出了2013年全国节能目标,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7%以上。“国家确定的‘十二五’节能目标为16%,对此进行年度分解,每年完成3.5%即可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分析人士认为,从这个角度看,2013年的目标是一个更加鼓舞人心的高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表明,在节能减排的具体任务之外,国家正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依旧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相当严重,在不少地方老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我国依旧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流失量达50亿吨以上,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7.3%,目前仍在扩展;此外,淡水资源短缺,草场退化,城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
从这个层面看,美丽中国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而紧要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重大发展问题,也是重大民生问题,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
实际上,有关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有所行动。例如,环保部从2008年开始,已开展3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全国52个区(市)县被确定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单位;再如,2011年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已开展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计划在西部12省(市、区)选择50个左右的试点单位。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