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形势日益紧张,气候变暖等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能源替代战略,以期在可持续发展中获取优势地位。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仅就热水供需而言,能源的大量消耗与人们对热水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因此节能热水成为了热水市场的发展方向。
●节能热水器市场一分为二,太阳能与空气能平分秋色
目前热水市场上的节能产品主要为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在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中,太阳能热水器的热利用转换技术无疑是最为成熟的,其产业化进程也较光伏电池、太阳能发电等产业领先一步。特别是此类技术在农村市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为缓解农村能源短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太阳能热水器列入国家“六五”和“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以来,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迅速发展,现在的年生产量是欧洲的2倍、北美的4倍,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
热泵技术是通过消耗少量电能,把热量从低温热源(空气、水、土壤)转移到高温热源的一种技术。20世纪70年代,随着1973年“能源危机”的出现,国外热泵市场进入黄金时期,在美国,1971年至1976年间,热泵产量由8.2万套/年猛增至30万套/年,1977年跃升至50万套/年;日本的年产量也超过50万套;国际能源机构和欧盟各国也纷纷制定了热泵发展计划。我国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着手研究热泵技术,但80年代后期日益受到重视,随着热泵技术的不断提高,热泵产品不断涌现。如今,热泵技术是各项节能技术中一项成熟先进的技术,已明确列入我国的国家行业标准和政策文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0-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可再生能源法》等法规中都明确提出要推广使用热泵技术。在众多大型热水招投标项目中,太阳能与空气能热泵热水系统各显千秋,平分秋色。
●工程应用使太阳能与空气能由形同陌路变为亲密无间
众所周知,阳光并不是永远充足的。除了夜晚无光照之外,即使在白天,一年也只有1/3时间日照充分,而另外1/3时间为日照不足,1/3时间无光照,仅仅靠从太阳中提取的能量来制取热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所有的太阳能热水工程上,均需采用辅助的加热手段,通常以电作为辅助能源,遇到夜晚、雨雪、阴天等情况,太阳能不能发挥作用时,实际上变成了用电来制取热水。这种“变脸”使得原本的节能工程变成了耗能工程。日前,笔者就北京某师大留学生公寓的热水工程改造一事做了探访,以前校方在200人的留学生公寓楼顶,铺设了五六十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器,同时配备了120千瓦的电锅炉作为辅助加热手段,每天供4小时热水。而实际运行过程中,一年下来,发现平均每天耗电竟然高达360度。因此,校方希望用空气能热泵这种更节能的辅助加热手段来弥补太阳能的不足,通过改造,维持原有的用水需求,平均每天只需耗电40度。
据了解,目前越来越多的太阳能热水新建项目和改造项目中,都指定了热泵作为辅助加热手段,而摒弃了燃气、燃油、电锅炉等需要消耗一次性不可再生能源的方式。大型热水工程的应用,为太阳能和空气能两种节能热水产品架起了桥梁,两者之间不再是形同陌路,而是优势互补,变得越来越亲密无间。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