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农业用水管理应从“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20日 来源:新华网

....

  一边是日益干涸的河流,一边是大水漫灌浇地。面对这种令人心痛的景象,中国科学院高级研究员王金霞18日在此间举行的亚欧水资源管理国际论坛上呼吁:农业用水管理应当从“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模式,通过适当调整供水价格,完善“水权”发放制度,帮助农民学会“按需取水”,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今年7月,王金霞一行重点对黑河流域的水资源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黑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也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水源之一,但最近30年来,黑河流域的灌溉水资源越来越缺乏,中下游地区严重荒漠化,居延海碧波荡漾的美景不再,并成为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调整水资源的管理措施迫在眉睫。王金霞介绍,调研中他们发现,当每吨水价上涨0.4元左右时,黑河流域每公顷小麦灌溉用水量减少了33%。由此可以看出,水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用水行为。 


    王金霞认为,当出现严重缺水时,我们往往通过工程建设来保证供水,但随着水资源环境的变化,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限制;而且,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和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并存。针对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她认为可以改变管理制度、调整水价政策来缓解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如水资源的管理,可以从“收集式”的管理方法变为“农民合作联合会”形式。前者由一个农村行政领导来综合管理水渠,而后者通过选举代表专门管理,更为民主和科学。 


    王金霞认为,一些流域还可以推广农户水权证的发放与水票的使用。如果先交水票后用水,能够有效杜绝用水浪费现象。据她的调查,通过发放“水权证”购买水票,黑河流域的小麦每公顷灌溉用水减少了50吨左右。      赵梦颖 查云帆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