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地坪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缺陷名称:凸起
问题描述:涂膜产生直径2-5mm到30-50mm不同程度的凸起。
原 因:涂料施工时基层含水率高或有杂质未清除。
处理方法:对有问题的部位进行小修补。
2、 缺陷名称:剥离
问题描述:涂膜与基层之间脱开。
原 因:涂膜与基层的附着力量差,涂膜的拉伸强度超过涂膜与基层间的粘结强度。
处理方法:表面处理修补。
3、 缺陷名称:裂缝
问题描述:涂膜收缩而断开的状态,基层开裂而影响涂膜一起断开的现象。
原 因:涂膜本身因涂料性能的原因。
处理方法:使用性能合格的涂料重新施工。
4、 缺陷名称:固化过慢
问题描述:环氧涂料在低温下固化反应变慢。
原 因:在低温施工时。未适当增加固化剂的用量,或者未按要求增添固化促进剂。
处理方法:低温施工时应适当增加固化剂的比例,或使用固化促进剂。
5、 缺陷描述:可使用时间短
问题描述:涂料和固化剂调配好后,在正常施工时间内,涂料的粘度会显著提高甚至固化,影响涂料的留平性等性能,甚至使涂料报废。
原 因:涂料的固化与树脂和固化剂的种类配比和环境温度有关,调配好的涂料如果一直放置在容器里的话,会蓄积反应热,导致涂料的温度升高,固化变快,可使用时间缩短,一般施工环境温度越高通风越差,可使用时间缩短。
处理方法:涂料调配后不要一直存在容器里,应及时使用,涂料接触混凝土被冷却,同时应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确定固化剂用量。
6、 缺陷名称:固化不均匀
问题描述:涂膜的固化不均匀,表现在一次施工出现的涂膜硬度不同,有的硬度高,有的硬度低。
原 因:涂料与固化剂混合时搅拌不充分,双组分混合得不均匀。
处理方法:应使用电动搅拌器充分搅拌,保证双组分涂料混合均与。
7、 缺陷名称:固化不良
问题描述:整个硬化状态差,重物或人员走动后涂膜表面出现压痕。
原 因:施工环境温度太低,反应不完全,或没有按照温度的变化调整固化剂的加入比例。
处理方法:按照温度的变化调整固化剂的加入比例。
8、 缺陷描述:表面发粘
问题描述:初凝时表面发粘。
原 因:涂料与固化剂混合是搅拌不充分,为反应的成分在表面下游离。
处理方法:应使用电动搅拌器充分搅拌,保证双组分涂料混合均匀。
9、缺陷描述:表面发白
问题描述:涂膜的光泽度低。清晰度差,表面仿佛有一层云雾。
原 因:施工环境的湿度高,水汽在涂膜表面结霜,造成固化剂里的胺析出,产生白雾集结在表面,或者在春季地面的温度比室内气温低,特别在光滑表面易结雾。
处理方法:待施工环境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涂料,同时施工前应保持施工现场通风,减少室温与地面的温差。
10、 缺陷描述:不固化
问题描述:涂料和固化剂调配并施工后,涂料长时间不固化。
原 因:固化剂加入量不准或加错。
处理方法:严格把关加强管理,按要求比例调配材料。
11、缺陷描述:环形山孔
问题描述:涂膜就像不沾油那样产生环形的孔。
原 因:基层的密实性不均匀,或者涂料中加入过量的性能差的消泡剂。
处理方法:使用封闭底涂封闭涂膜再施工涂料,或更换性能合格的涂料。
12、缺陷描述:针孔
问题描述:施工面上出现许多像针刺过而留下的痕迹状态。
原 因:固化剂与涂料混合时,因搅拌而在涂料里产生大量气泡,在固化过程中不断逸出,在涂膜中留下痕迹而成为针孔。
处理方法:在涂料中加入消泡剂,或者在涂料尚处于流动状态时,用针刺滚筒滚涂有气泡的涂膜。
13、缺陷描述:凹陷
问题描述:涂膜出现圆形凹窝。
原 因:涂料表面张力不均一,局部呈现规则性的不均匀,夏季施工人员流下的汗珠滴在未固化涂膜上往往也会造成凹陷。
处理方法:更换性能合格的涂料,施工时防止汗水接触未固化的涂料。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