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寻求可持续发展环境与能源不矛盾之路

发布时间:2013年7月5日 来源:南方日报

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分论坛“世界能源新格局”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国际知名智库、国内外能源界政要、企业负责人、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国内政要齐聚一堂,共同研判国际能源发....

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分论坛“世界能源新格局”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国际知名智库、国内外能源界政要、企业负责人、国际组织的代表以及国内政要齐聚一堂,共同研判国际能源发展大趋势、探讨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前部长李毅中、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南方电网副总经理王久玲、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马尼希·巴布纳,分别从页岩革命及能源安全、能源问题是挑战也是机遇、新天然气的发现、改善中国能源布局、发挥好协作的力量、能源与生态文明、新格局下能效的角色等主题入手,为论坛奉献了一场关于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盛宴。

李毅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前部长):

预计到2020年中国原油依存度达到69%

工业和信息化部前部长李毅中在大会上发言称,全球能源版图正在发生变化,并将对能源市场和能源贸易带来深远的影响。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回升正在重构全球能源版图,一些国家核电供应能力的削减、风力发电和太阳能技术的广泛使用以及非常规化石能源生产的全球化趋势有可能进一步改善全球能源的未来前景。

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测算,未来新能源比重的上升是标志性的持续趋势,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将上升到1/4以上。

中国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深层问题。首先,能源需求长期较快增长已难以支撑。2012年,中国一次能源总消耗已达到36.2亿吨标准煤,占全球的21%,创造了11%的GDP。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4倍。工业行业单位能耗,如粗钢能耗、水泥综合能耗、有色金属综合能耗、炼油单位能量因数耗能、乙烯综合能耗以及火电供电煤耗等与世界先进水平比仍有较大差距。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方式导致总能耗不断上升。近十年来,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高达0.7左右,即使按节能减排的要求,有关方面预测全国总能耗2020年将高达45亿吨标煤。

其次,化石能源勘探不足,利用水平不高。中国化石能源资源并不贫乏,但勘探不足。煤炭地质资源是3万亿吨,石油地质资源是880亿吨,天然气地质资源是52万亿立方米;但目前探明程度煤和石油只有约三分之一,天然气只有14%,已掌握的剩余可采储量不多。此外,中国化石能源的采收率与国际水平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大量小煤矿采收率不到20%,远低于60%的正常水平,煤层气尚未合理开发,甚至成为瓦斯爆炸事故根源。煤炭洗选率只有43%,低于国际水平12多个百分点。油田采收率不到40%,尚有较大潜力。

再次,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原油对外依存度大。中国目前一次能源结构煤占67.1%,石油占18.4%,天然气占5.3%;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只占9.2%。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长期存在,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是雾霾的主要成因。中国原油需求巨大,2012年加工原油约4.5亿吨,其中进口原油依存度高达56%,预计到2020年达到69%,天然气达到21%。大量进口原油天然气、长距离输送等将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巨大影响,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航线、马六甲海峡等对于进口原油海上输送至关重要。

对此,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几点思考。要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合理开发科学利用传统化石能源;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资源的勘探程度,发现和掌握更多的可采资源,提升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储采比;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积极开展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前和超额实现2015年、2020年新能源占比达到11.3%和15%的目标。

张国宝(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至少需要2万亿元

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在演讲时提供了一组数据,美国页岩气的产量去年达到了1800亿立方米,已经影响了世界能源的事务。现在美国的气价很低廉,年初每百万英热单位(mmBtu)为4美金,已经比年初涨了2美金,相当于0.5元人民币/立方米。

去年日本天然气进口量增加了30%,进口价格大约在每百万英热单位(mmBtu)16-18美元,相当于每立方米5元左右,中国的进口价差不多在这个水平,相对于美国国内4美元/mmBtu的水平,接近美国的10倍。

中国去年天然气的消费量为1400亿立方米。随着中国对天然气需求的不断增长,大量天然气需从国外进口。据统计,2007年-2012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从40亿立方米增加到425亿立方米,5年增长9.6倍;进口依存度从2%提高到27%。今年1-5月,中国进口天然气(含液化天然气)约合21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0.1%。

可以说,美国凭借对页岩气开发技术的掌握以及大量开发,其国内天然气供大于求,导致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但预计未来2-3年,很难对国际天然气价格形成实质性影响。

因为到目前为止美国能源部只批准了两单出口天然气申请,且都是向有自贸协定的地区出口。所以说,两三年内,美国的页岩气不足以影响世界天然气的供需状况,其原因是美国不具备马上建成基础设施的能力。由于诸多的政治因素影响,未来美国是否有能力大量出口天然气也要打个问号。

讲到发展新能源,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是,由于风电场和水电站的电力无法送出,2012年中国“弃风”达到200亿千瓦时,“弃水”超过100亿千瓦时,两者合计被弃的清洁电力超过300亿千瓦时,占到清洁电力发电量的2.8%。如果按照0.50元/度的销售电价计算,经济损失超过150亿元,这还不包括清洁电力被弃折算的环境成本。

张国宝说,受制于技术、认识、通道建设的滞后,新能源弃电现象短期无法根本改变,只能有所改善。但新能源仍然是吸引投资最重要的领域。包括要进行的电网改造和建设。去年中国风力发电一共发了1004亿千万时,排世界第一位了,但是和去年全国发电量4.98亿千瓦时总发电量来比只有2%。根据粗略的统计仅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至少需要2万亿元以上。

王久玲(南方电网副总经理):

重视常规能源消费中被浪费部分的再利用

南方电网副总经理王久玲在发言中称,能源资源不会成为制约未来人类文明进步的瓶颈,但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问题。王久玲的基本判断是:人类在未来的文明发展过程中首先面临的不是能源资源短缺问题,而是环境容量的制约问题。

首先,从需求角度来看,未来全球经济虽然在中低收入经济体的推动下会加速增长,但因为人口增速放缓和能效的加速提高等因素,有效地抑制了一次能源消费的总体增长,预计未来20年的增速由过去20年2.0%下降至1.6%。同时,非化石能源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将快速增长,其增速预期可达到一次能源消费的5倍,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逐步降低,其增速也下降至1.4%的低水平。

另一方面,随着勘探深入和技术进步,化石能源可开采储量在逐年上升,尤其是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的成熟,油气资源储量有望进一步大幅上升。在过去的30年中,石油储采比从34年增长至54年,天然气从53年增长至56年,煤炭储采比尽管呈现下降趋势,但一直保持在100年以上。王久玲称,化石能源资源足以支撑未来人类的百年发展。再者,人类核能利用技术一直在进步,高温气冷堆有较好的成果,核聚变、核融合发电研究也有一定的起步,其所需资源储量也非常丰富,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将为人类提供无穷无尽的能源。

在王久玲看来,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是未来能源和电力发展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在未来的30年至50年中,化石能源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生产与消费是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不是当前节能减排的最佳途径,呼吁重视常规能源消费中被浪费部分的再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是能源发展一直追求的目标,然而在过去10年,尽管大家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全球能源效率提升的表现不佳。王久玲认为,有60%至70%的能源是在能源转换过程中消耗掉而没有得到利用,但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让人感到遗憾。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