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缓慢?已经有过很多工程实践应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仅限于几种成熟工艺。因为,垃圾渗滤液处理属于高难度污水处理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属于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我们国家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应用起步晚,技术发展缓慢和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也是自然的。经过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的多年实践,总结出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技术路线通常为“预处理+生化处理+膜技术深度处理”。
现在很多工程应用中,垃圾渗滤液预处理单元中,常采用氨吹脱技术,主要目的是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高氨氮,以消除其对生化处理的抑制影响。但氨吹脱技术运行成本高、二次污染问题严重,国内很多工程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都无法正常运行,导致垃圾渗滤液无法达标排放。
垃圾渗滤液处理,主要应用的是膜技术进行深度处理,目的是进一步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氨氮、总氮等。目前广泛采用的是“NF+RO”的“双膜法”技术,“NF+RO”的“双膜法”技术工艺在北京阿苏卫垃圾综合处理场及六里屯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反渗透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膜通量降低比较快、膜更换周期短、投资成本高、运行成本高和浓缩液无法处理等问题。
我国部分垃圾填埋场采用反渗透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程投资、运行成本及浓缩液处理情况。采用反渗透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投资成本令很多财政收入不高的地方政府无力承担,垃圾渗滤液处理站的运行成本在30~50元/t,主要的运行费用的电费,浓缩液处理通常采用回灌到垃圾填埋场中。浓缩液回灌造成的主要问题是污染物得不到根本去除,导致了污染物在垃圾渗滤液中的积累。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