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但你是否知道,被作为节能典范的节能灯,其实并不符合低碳经济节能又环保的主张。专家称,一支节能灯平均含有0.5毫克的汞,渗入地下后会污染大约180吨水。
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市对废旧节能灯的回收还处于空白状态,这意味着至少数以万计的节能灯在完成节能使命后,会被当做普通垃圾处理。而这些节能灯中的汞正在渗入地下、挥发到空气中,成为威胁市民健康的隐形杀手……
财政补贴 250万支节能灯已九成“上岗”
我市目前正在大力推广“低价节能灯上岗”计划,年内,将有250万支享受财政补贴的低价节能灯照亮城市的许多角落。
据市经信委环资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开始,国家计划花三年时间对节能灯具进行推广。今年8月,250万支获得国家财政补贴的节能灯开始在我市销售,包括针对居民用户的220万支普通节能灯和针对大宗用户的30万支双端直管荧光灯。补贴标准为:城乡居民用户每支补贴50%,工矿企业、商场等大宗用户每支补贴30%。
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负责节能灯推广的王老师算了笔账:如果按一天平均开灯5个小时计算,11瓦节能灯一年用电不到20度,而60瓦的普通白炽灯一年用电约110度,仅这一项就节省了90度电。以此计算,全市推广250万支节能灯,一年可节电2亿多度,按每度电0.5元计算,可节约电费1亿元。
王老师称,截至目前为止,250万支节能灯已销售八九成,明年,我市还将继续推广节能灯,但具体数据尚未定。
据了解,重庆节能灯年消耗量在三四百万支左右。
汞没回收 节能灯破碎后严重污染空气
节能灯不环保,环保专家对此更是忧心忡忡。
据了解,由于国内技术限制,加之竞争格外激烈,无汞节能灯技术至今未能得到普及,几乎所有国内节能灯企业生产的节能灯均为含汞节能灯。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会长陈燕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节能灯回收处理不当,其中的液态汞会侵入土壤,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刘虹则把这种污染“量化”,她说,一支节能灯灯管平均含有0.5毫克的汞,渗入地下就会造成大约180吨水的污染。
危险远不止于此。如果废旧节能灯被当作普通垃圾处理,大部分将会在粉碎后被运到垃圾填埋场。在破碎的瞬间,废旧节能灯将向周围空气中散发汞蒸气。刘虹称她曾经看到过一组调研数据:一支普通的节能灯管破碎瞬间可以使周围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汞浓度达到10~20毫克,而按规定汞在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01毫克。
名词解释
汞:是唯一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银白色金属,俗称水银,常温下即能蒸发。其流动性大,溅落地面很易碎成小汞珠,难以清除,无孔不入地留存于工作台、地面等处的缝隙中,也易被墙壁和衣物等吸附,成为不断污染空气的污染源。
汞蒸气易经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接触过量汞可造成中毒。慢性汞中毒可使人的性格变得胆小怕羞、孤独、厌烦,甚至行为怪僻,总是感觉自己嘴巴里有金属味道,口腔黏膜充血、牙龈红肿、牙齿松动。严重时可能使人全身发抖。另外,经常接触汞可能患白血病。
记者调查
回收要交处理费被普通垃圾填埋
既然节能灯是环境和健康的隐形“杀手”,那对废旧节能灯的回收处理是否有特殊限制?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但结果让人担忧。
市民:不知危害 用了就扔掉
普通市民很少知道废旧节能灯对环境的危害。市民杨小姐称:“只晓得废旧电池要专门回收,从来没听说废旧节能灯也要专门处理,坏了都是随手扔进垃圾桶。”
同时,许多超市和商场都设有废旧电池回收点,但记者连续询问多家已改用节能灯的超市,其负责人均表示不知废旧节能灯对环境还有如此大“杀伤力”,所以没设回收点。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