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资料 » 环保技术 > 固废处理 » 正文

有机废弃物在城市绿地上的利用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0年1月7日 来源:谷腾环保网

....

      一、 绿地土壤质量已成为制约上海绿化发展的主要因子


      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的上海,城市绿化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大面积拆房建绿,见缝插绿,截止2008年全市绿化面积已达 31795公顷。但是也不难发现,上海与国外景致迷人的城市绿化相比,植物景观效果还是差强人意;和国内一些园林城市相比,植物长得不够高大挺拔;而在大量引进国内外优良的植物品种上,则没有原场地那样色泽鲜艳。总的来说,在绿化“量”方面已经发展了,但“质”方面还有待提升。这既有当地的气候等条件,也受土壤条件的制约,而且这一直是阻碍上海绿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上海的土壤,普遍存在pH偏高、土壤板结、通气性差、养分偏低等问题,究其成因主要有三:一是成土条件造成的。上海主要为河海冲积物或沉积物组成,一般质地粘重并有碳酸钙沉积,土壤呈碱性或强碱性;二是绿化兴建中对土方质量控制不严。一些不合格的污染化学土、建筑垃圾土或没有活性的深层土被迫用于绿地。而土方改良的不到位,也进一步造成了土壤质量的恶化;三是受养护水平的制约。首先是受养护经费的限制,其次是养护单位为经济利益所趋,在养护过程中少施肥或不施肥,导致土壤逐渐贫瘠。再是在养护过程中偏施单一肥料、喜施化学肥而不用或少用有机肥,在养护中清扫枯枝落叶等不当的养护措施,也会导致土壤进一步退化。


      在上海,对现有绿地土壤质量的调查显示: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含量在15 g/kg左右,有近五分之四的土壤有机质小于园艺发达国家对有机质的最低要求(20 g/kg);而近二分之一的土壤密度大于1.35 Mg/m3,有五分之四以上的土壤通气孔隙度<5%,土壤严重压实,影响植物根系生长;而有近二分之一土壤为粘质土,土壤缺少团粒结构;土壤养分含量也比较低,除钾含量适中外,大部分土壤有效N和速效P处于中下等水平。上海的绿化土壤理化性状和营养水平,都远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此外,由于人为严重干扰,上海不少绿地的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累积作用。这在交通密集的交通要道、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和工业区表现得更为明显,不少绿地已经出现Zn、Cu、Cd以及多环芳烃的污染。虽然园林植物不直接进入食物链,但污染土壤不但直接影响植物生长,而且也会通过接触等途径影响人类的健康,直接影响到上海生态型都市建设的步伐。


      二 、上海城市面临着巨大有机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压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外来人口日益激增,上海城市废弃物的产生量也在飞速的增加,其中能在土壤中循环再利用的有机废弃物的量也非常大,特别是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绿化植物废弃物。


      1、城市生活垃圾


      表1所示为2002-2008年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的全年清除总量,从中可以计算得出,2002-2008年间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全年清除总量的年平均增幅为2.9%。

 


      城市生活垃圾量的增长,主要受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率提高等因素影响。假设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200万人,按人均排放垃圾1.03千克/天测算,2015年上海市生活垃圾全年清除总量约为827万吨,日清除量将达到2.27万吨/天。


      目前,上海垃圾主要是运到老港垃圾场进行填埋,随着填埋场地库容的日近饱和,寻找新的处置方式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2、城市污泥


      2005年上海市日产干污泥总量达到了600多吨,根据2007年7月《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专业规划修编(2020年)》,上海市辖区6340平方公里内,规划污水量1050万立方米/天。到2020年末,总体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将突破1118万立方米/天。那时全市范围内将规划建成64座污水处理厂,来应对增长迅猛的污水量。因此可以想象,未来如此巨大的污水水量必将产生相应数量巨大的污泥。


      此外,上海市政设计院在《上海市污泥处理处置专项规划》中也对污水污泥的未来产量进行了预测,认为2020年污水污泥的产量(干重)为1469吨/天,几乎为2007年污泥产量(793吨/天)的2 倍。目前,上海污泥主要也是运到老港垃圾场进行填埋,和垃圾处置同样矛盾,老港填埋场地不可能无限扩充的,污泥也需要寻找新的处置方式。


      3、城市绿化植物废弃物


      据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上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5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6.17 %,绿化覆盖率达到38 %。公共绿地的总面积已达到14777公顷,林地总面积为140万亩,森林覆盖率11.63 %。其中,中心城区和建成区公共绿地中的林地10万亩,郊区林地面积为130万亩。随着绿化面积的扩大,绿地或林地中绿化植物自然或养护过程中所产生的乔灌木修剪物(间伐物)、草坪修剪物、杂草、落叶、枝条、花园和花坛内废弃草花等绿化植物废弃物的量也越来越大。


      以前,上海基本采用的是焚烧或填埋的处置方式,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特别是认识到土壤对提高绿化质量水平的重要性,近几年大力推广了绿化植物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有10 多个区建立了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场地。另外,上海还主持制定了上海市《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技术规范》的地方标准,但由于缺少相应政策支持和全市统一的管理,基本也是各个区各自为政,很难形成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产业化的有效运转。

3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